林美玉
摘要: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的问题。语言是听说读写基础,而兴趣则是语言积累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善于从学习生活中寻找到激发孩子积累语言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孩子的心扉,抓住瞬间亮点循序渐进,用多元化的手段有方向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们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积累更多的语言信息,提供给孩子们自信展示自己积累的平台,从而为孩子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入手;引导有方;语言积累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古人十分重视诵读。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底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引导孩子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应该说,语言积累,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那么,该如何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 兴趣入手,乐于积累
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他们对生动的、神秘的、奇妙的事物往往很关注,需要教师运用多变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快乐学习语言的环境,只有丰富学习语言的感性材料,创设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强烈愿望,把学习活动表现中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工作以来,笔者先后任教过低中高年级,在引导学生乐于积累语言方面有几点关注:
1.根据年龄特征,激发积累语言的兴趣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孩子们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应该抓住孩子们心里变化的特点,根据他们兴趣喜好,不断地寻找新的阅读内容引导孩子阅读。
2、用多元化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积累
布鲁纳说过:“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巧妙运用多元化方式创设有利于积累语言的情境,会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事半功倍:
(1)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具有形象、逼真、生动的特点,让人身临其境,使文本立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后掌握。如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组第三篇《恐龙的灭绝》一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恐龙生活的相关图片及影象资料,让孩子们先了解这些远古生物的生活状态,再就恐龙灭绝原因引导其展开观点讨论。在宽松、有趣、神秘的学习气氛中他们各抒己见,激发孩子更多的探索欲望,并在课后布置孩子们找来许多相关资料,以给自己的说法补以有利证据。后在单元总结时,孩子们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地、干劲十足地积累了许多有关恐龙的知识。
(2)实物展示创设情境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生活经有限,对一些文本上描写的实物场景认识较粗略,因此实物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能让孩子对照实物,把文本上的语言描写与之相对照,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如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一文,老师可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了学生平时不多见的午时花、万寿菊等让学生走进花的世界,给学生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带来具体、鲜明的感受,让学生在美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窦桂梅老师曾指出:“语言,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老师要用语文的方式去表达,以此激励学生。”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给学生创设情感画面,配乐、叙述故事等方式都能展现出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使学生也能积极融入角色,并引发语言交流表达的欲望
二、引导有方,利于积累
孩子们的语文课本就是一座语言的宝库,而且是宝库中的精品库,教师首先引导其学好课文语言,尽量地多读、背,记住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以丰富书面语言,再引导他们把课内所学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把方法转化为能力,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增长知识、见闻,从而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语言积累过程。
1.充分朗读,读中感悟。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强调了小学语文“以读为本”的语言积累方式,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孩子们要清楚具体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每周选择一首适合学生的古诗或语言优美的文章,当然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最好,但有时候让学生“死记硬背”也末嘗不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在自悟、反刍中将自然理解消化当初背诵的语言材料,另外背诵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创设情境地接背,巩固性地小组背、抽背/游戏性地比赛背诵等。
3、读书笔记,方法多样。
俗话说“不动笔屬不读书。”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读者会应根据不同情况,对文本有不同想法,每个人的想法都是独特的,因此读书时写好读书笔记,对于积累学习资料,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3.课外生活,学习积累。
丰富生活,也就是在积累语言。学习语言只有同生动多样的生活联系起来,那学生的语言才真正富有鲜活的灵性的语言。有些学生也会从电视、电影、计算机游戏以及其它的所见所闻中学习到一些生活口头语言。这就需要教师在课靠上要严格把握好学生在口头表达时语感的正确性,及时纠正不合规范的语言。当然在通过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馈积累来自生活的精彩语言。
综上所述,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而兴趣则是语言积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必须善于从学习生活中寻找到激发孩子积累语言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孩子的心,抓住瞬间亮点循序渐进,用多元化的手段有方向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们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积累更多的语言信息,提供给孩子们自信展示自己积累的平台,从而为孩子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5].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
[2]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6-147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编号:FJJKXB20——1279)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