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1-01-02 21:38刘珊珊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民办高校

摘要:研究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对促进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核检表法、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对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进行探索,构建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研究表明,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模型可分为3个层面,9个指标,其中学识素养层面包括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组织领导;工作态度层面包括敬业精神、全局意识、责任心;工作能力层面包括应变处理、沟通表达、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研究结果对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民办高校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民办高校的在校生逐年递增,逐渐占据全国在校生的三分之一,由于民办高校生源素质较差,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至关重要。1994年学者们对职业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定义,职业能力是指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可以把高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开来的任何个体特征[1]。这一概念提出后,迅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杨继平等在对职业能力概念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辅导员职业能力问卷,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从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角度出发,对“职业能力”展开研究,在辅导员学识素养、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各个环节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这对民办院校稳定与发展的有重大意义。

辅导员职业能力是指辅导员这一特定的角色表现优秀所应具备能胜任此项工作能力的总和。本文以实际在岗的民办高校辅导员为研究样本,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核检表法和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并使其概念化,并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建立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

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关键因素

(1)学识素养

学识素养是指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所具有的整体专业知识素养。王鉴和徐立波从教师个体成长出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信念与情感等,尤其是实践知识的发展[3]。丁范凡在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观点后,认为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学科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②所授学科的实践能力;③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学习能力[5]。综上所述,学识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

(2)工作态度

民办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计划内和计划外两个方面,计划内生源往往是高考的最后批次。端正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是每一名民办高校辅导员该具有的基本品质。郝英杰从敬业精神、全局意识、责任心三方面构建了高校辅導员工作态度的模型,从而为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参考[7]。同样地,在对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国内研究者将责任心运用于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8]。

(3)工作能力

大多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同时也是班主任,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学费催缴、日常管理、心理健康辅导、就业指导服务等与学生密切关联的工作。有学者从职业能力发展的内涵出发,指出组织领导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指导就业能力对于民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9]。学者邱桂苹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辅导员工作能力内容包括沟通技能、心理辅导技能、思想教育技能[10]。本文选用应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心理辅导能力4个指标作为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概念的维度。

3.民办高校辅导员能力提升的模型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学识素养、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三个维度为自变量,以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为因变量,并根据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维度构建理论模型。其中学识素养划分为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组织领导3个指标;工作态度划分为敬业精神、全局意识、责任心3个指标;工作能力划分为应变能力、沟通表达、思想教育、心理辅导4个指标。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4.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建议

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样是民办高校工作的重点环节。推进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对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构建起了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模型,得出了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由3个维度构成,包含10个特征要素,即学识素养维度: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组织领导;工作态度维度:敬业精神、全局意识、知人善用、责任心;工作能力维度:应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心理辅导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霞.教师专业发展的时效性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

[2]崔允漷,王少非.教师专业发展即专业实践的改善[J].教育研究,2014,(9)

[3]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3)

[4]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2)

[5]丁范凡.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以湖北省院校为例[D].湖北大学,2012

[6]张君华,左显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途径探讨[J].民办高校,2008,(21)

[7]郝立宁,赵树彬.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7,(1)

[8]邱桂苹.A市高新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2015

[9]褚小宝.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2009

[10]徐红梅.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刘珊珊(1991年4月6日),女,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汉族,青岛黄海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辅导员,本科,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