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英语是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学生需要完成两学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但是近几年,已经有一些院校开始减少大学英语的课时,对一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甚至只要求完成一学年的大学英语学习。这是由于很多人认为大学英语的应用性不足,课上所学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不大,学生课后感到收获并不是很多。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者应该建构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利用原有知识生成新的知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是这样,不能让学生完全依靠教师上课所讲授知识,毕竟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学习框架,在课后可以将英语应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中。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分级教学
【作者简介】孙晓敏(1987.10-),女,山西长治人,山西工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1.建构主义内涵与教学原则。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者应该建构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利用原有知识生成新的知识,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念下的教学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专业及日常实践相一致,让学生感到课上所学知识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具有实用价值。第二,教师充分备课,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课后能够解决类似情境中的问题。第三,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学生要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去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很多机会进行头脑风暴,从而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鼓励学生在学习前后不断进行反思,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要改变在课堂“满堂灌”的做法,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反对把学生看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反对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要求改变学生为被动接受者的理念,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再只是教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的,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已有知识已有经验去理解、分析新知识。当已有情境不能够分析新知识时,要创建新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整合,以顺应认知结构,完成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需要在互动中进行的,包括学生与情境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因此,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学生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并且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局限
1.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重读写轻听说,所有专业学的都是一样的教材,缺乏专业性,导致大学英语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应用意义,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有效地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英语书面交流,更不用说口语表达。因此,这样的教学目标其实是模糊的,不够明确,对于学生的指引作用不大,以至于很多学生渐渐失去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僵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脱离了文化的语言是不完整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与语言相关的经济、社会、政治、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与初高中英语教学差别不大,与各种社会常识相脱离的英语教学会使课堂枯燥乏味,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教学模式保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这样固然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利于教师控制课堂节奏,对于语法和词汇的讲解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却不利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语言学习和社会文化割裂开来,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基于建構主义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方法
1.教学目标明确。尽管课前明确教学目标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繁多,语言点较多,而课时安排有限,一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难以分清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导致课上教学内容没有重点。因此,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要求、英语教学总目标、具体专业教学目标、章节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具体内容,来确定每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2.情境创设贴切。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即情境中进行的。因此,教学应该在实际情境,或者模拟实际情境,或者多媒体创设的贴合实际的情境中进行,避免学生抽象的理解,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刺激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的知识,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
3.语言信息资源设计合理。建构主义认为语言信息资源设计应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教师备课时应精心选择上课内容。除了课上所学知识外,学生需在课后寻找与课上主题相关的资源,将课上和课后所学知识相关联,相辅相成。
四、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1.改变教学模式。建构主义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可以利用旧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知识意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自主学习或者与他人合作、互助等方式,并结合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随着互联网资源的获取更加便利,教师和学生获得各种信息资源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课上创设各种情境,少讲多练,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各高校应以注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建自主学习平台,利用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后的时间,而不仅仅是依靠课上有限的时间。只有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英语学习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2.在学分制下建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注重语法的讲授和词汇的讲解,并且重读写轻听说,关注语言技能的培养,造成大学英语课程类型单一。因此,要改变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就不能把大学英语简单地设定为基础英语课程,而是应该将大学英语课程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在学分制下进行的,改变以往所有专业所有学生接受同样课程的状况。高校可以实施选课制,例如将大学英语课由原来的两学期减少为一学期,周学时由4课时改为6课时,减少必修课学时的同时,增加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学生在学完必修课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需求和能力自主选择课程并制订学习计划。将大学英语课程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相结合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要求变得更高,教师需要具备更多通识知识和不同专业的知识。但是这种方式摆脱了传统大学英语学分和学时不足的束缚以及缺乏个性化教学的局限。同时,实现语言的工具性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3.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授课内容只能按照班级甚至年纪的平均水平进行安排,这样使得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过于简单,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又认为授课内容太难不能吸收。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是很多老师的困惑,分级教学便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式。具体来讲,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在全校范围内对新生进行英语分级考试,按照分级考试的成绩为學生进行英语课班级的划分。这样可以保证教师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为每个级别的学生制订相应的授课计划。实施分级教学旨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进行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五、结语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用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通过课后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在建构主义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加强大学英语的应用性,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得,能够将所学英语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邓柯.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5):117-119,116.
[2]吕宝萍.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问题、成因及改革路径[J].榆林学院学报,2019(4):64-67.
[3]石青环,王红霞,黄亮.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大学外语翻转课堂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1):184-186.
[4] 赵以,蒋联江,黄锐.师生体验感知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6):98-107,120.
[5]周东彪.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18(14):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