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行动分析

2021-01-01 11:24洪慧
考试周刊 2021年88期
关键词:混合学习项目化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摘 要:文章介绍混合学习视域下影响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行动的要素与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的行动过程,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优化项目化教学行动的有效措施,如强化教学行动性、科学搭建教学活动、增加学生间的交流频率及明确课堂位置等,从而完善初中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初中信息技术;混合学习

一、 引言

在混合学习的带动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及时采取项目化教学方式,利用该类教学中的执行力度来改善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技术课程带有极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学生需将各知识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改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 混合学习视域下影响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行动的要素

(一)学习期望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下,混合学习已成为全新的学习模式,在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其学习动力。基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广大初中生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一般来讲,不同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期望会根据其自身能力、周围环境、学习兴趣出现变化,信息技术教师在正式采用项目化教学前需适时了解与掌握每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期望值,从而制订出更为适宜的教授计划,改善其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激励手段

课堂激励手段也会对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的行动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采用全新的教授形式来改善教学效果,在当前的探究类课堂中,教师在设定相关问题的答案时应更具开放性,对开展探究合作的学生予以积极肯定,利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来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水平。若激励手段不佳,不但难以提升目前中学生对相关科目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 混合学习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的行动过程

(一)设置教学计划

在混合学习的大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需适时设计行动过程,利用对该过程的管控来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

通常来讲,在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行动开始前,广大教师应科学设置教学计划。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教师应适时了解信息技术课程中各项知识点的来源与结构,对相关知识实行项目化活动设计。在完成项目化活动的初步设计后,教师需适时观察该活动设计的具体内容,及时审查其与各项信息技术知识的融合度,完成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若发现教学设计存有问题,应调整教学设计,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信息技术知识的融合,调整项目活动的同时还要改动此前设计的活动评价方案与流程监控等。在完善教学计划的设置后,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行动将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将获得更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二)开展教学行动

在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活动中,教学行动属重要步骤,关系到该项教学工作的质量。通常来讲,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在课堂教授开始前进行简单测验,利用该形式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程度,在进行课堂教授时需对学生的各项表现开展及时观察,通过详尽记录来掌握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

在记录课堂表现的过程中,教师需采用动态记录法,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生在课堂的各个方面表现,并引导其开展信息技术的项目实践。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需依照其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程序设计,在该类程序设计中会用到各项设计工具与方案等,学生应借用自身已有知识开展对应性设计,并将其设计的项目作品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在班级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表现予以适当评价,其评价类型需多以鼓励为主,针对不同学生的设计问题,可给予针对性评价,增进其对该类知识的理解。

(三)观察教学活动细节

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行动的过程中,教师需及时观察该教学活动中的各项细节。一般来讲,在执行项目化教学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对各项活动的反应会给该项目教学效果带去较大影响。基于此类课堂的合作性质,学生在完成自身程序设计作品时会受到他人影响。教师应适时观察每个学生的设计作品,找出其相似与不同之处,对其错误的设计观念予以指正,保证每名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准。

在观察项目化教学活动的每项细节时,教师还需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专注度,并探索出项目设计吸引力与学生作品质量的关系,根据其长时间的观察,当该教学活动的主题较鲜明、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强,则学生的作品完成度会更高,反之亦然。因此,通过对各项教学细节的把控,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的整体质量将获得显著提升。

(四)改进教授效果

在完成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行动后,中学教师需对此类课堂进行适当反思与复盘,详细考量该类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对其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适时改进。

其一,在开展混合学习期间,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来进行相关活动。在设计信息技术项目活动时,教师应高效融合教材内容与实践知识,利用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来改善该项目的趣味性。在完成项目教学活动后,教师还要适时规范课堂内各小组的管理与评价,借用相关活动的专业性来改善教学效果。

其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还需将课堂内外高效结合,将部分课堂活动知识延展到课外,不仅有效提升学生对该类活动的兴趣,还会增进其对课余时间的利用效率。此外,中学教师还需定期整理课堂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与自身教授不足,从而改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四、 混合学习视域下优化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行动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教学行动性

为促进初中信息技術项目化教学行动效果,广大教师应借用混合学习的契机,适时强化教学的行动性。具体来看,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授时,相关教师应及时整合学生意愿,利用调查表或提问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对该项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在充分采纳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升其课堂参与率,全面改进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需注重该方案与实践的结合度,利用教学方案的合理性来增强此类教学活动的行动性。

为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执行力度,教师还需将該教学计划与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水准相融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对应的教学形式,有效增强其学习动力,全面提升该类活动的行动效力。

(二)科学搭建教学活动

在搭建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行动的过程中,初中教师应科学搭建该类教学活动,适时规划该教学活动内的每项流程,有效改进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增强项目执行的行动力。具体来看,在进行教学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在学生兴趣增加的情况下,教学活动会取得较好效果,不仅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其教学结果也变得较为理想,学生也可获取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在开展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行动前,初中教师应适时完善教学流程设计,该活动流程要带有不同程度的灵活性,通过设计阶段性任务引导学生不断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生对该类知识的理解。针对项目化教学来说,教师应高效融合课堂内外教学,在课堂中传授更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而将该项知识的运用过程放置到课堂外,并利用有效的组织设计来改进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准,使其挖掘到更为合适的学习资源。例如,某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传授物联网单元期间,其明确了该项知识与程序设计的关系,掌握物联网的基础性知识,在设计该项教学活动时其找出了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与适宜的程序编写方法,并利用课后的思考与练习来锻炼学生对该项知识的掌握度,全面提升其对知识链接知识的掌握力度。

具体来看,教师在执行物联网单元的教学任务时,将混合学习与项目化教学实行混合,在实际教学前,为学生设立与物联网相关的学习目标,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讨论来高效解决该单元中出现的问题,在完成该项目学习目标的同时,改进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相关教师可以从情境创设、问题分析、功能目标设计、基础网络设置、硬件选择以及外观设计,让学生初步了解方案形成的结构流程。线下课堂中采用一体机板书、石墨文档等辅助教学,真正体现让技术为课堂服务。在线下教学结束阶段,通过“发言”“倾听”“探究”“发现”“创新”“合作”六个维度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及时有效。课后,在线上平台内发布难度递进的练习题、思考题,让学生实施在线答题与提交,结合线下教学评价结果实现对学生实际学习成效的综合性评价。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线上发布难度适宜的编程习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应练习任务,体现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增加学生间的交流频率

通过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活动的探究可看出合作期望为影响此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改进学生间的合作期望,教师在日常授课中需为其增加更多的交流沟通机会,而小组合作法则较好地展现出该类教学活动的期望。

具体来看,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若教师采用项目化教学将该教材内容切割成多个部分,会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入,教师应依照其此前的课程设计流程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一般来讲,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时,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会对相关知识,如编程、程序设计等产生对应性看法。在小组合作期间,学生应借用教师设计的问题来主动探究课堂内的信息技术知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向他人阐述自身看法,即改进表达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还学习到了本组其他人的看法与观点,适时增强了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水平。

(四)明确课堂位置

在新课程改革快速发展的当下,教师的教学形式需出现较大变化,基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新颖性,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主动更新教学形式,利用全新的教学方案,如项目化教学来增强信息技术的教授效果,改进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一般来讲,在新型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及时明确自身与学生的课堂位置,即学生由此前的听课者转化为课堂主体,对课堂内的知识点进行主动探究;而教师则由此前的主讲者转变成课堂的引导者、辅助者,借用其对学生的适宜引导来改善其信息技术的接受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其学习能力。例如,某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时,采用了项目化教学的新形式,将学生放置到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各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进行了适时引导,在保障其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其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应科学设置教学计划,借用教学方案的完善来增强项目化教学的行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需将信息技术课程划分成多个项目,并利用各个项目的联系来增进学生对该项知识的理解,提升其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梅学立.项目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6):55-56.

[2]钱士舜.例谈信息技术项目化教学设计与优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22):43-44.

作者简介:

洪慧,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混合学习项目化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Unipus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