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30 14:35石家庄市栾城区第六中学安瑞景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行政部门农村教师师德

■ 石家庄市栾城区第六中学 安瑞景

农村教师师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师德是指教师在接受教育与培训以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我体验与修养。师德是内化教师职业规范所形成和获得的个体性的自觉自愿的品质,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鉴于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将师德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再加上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对部分农村教师的师德师风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敬业奉献精神缺失。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第一要务。然而,部分农村教师缺乏责任感,职业道德意识变得淡薄,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获取利益上。另外,由于工作压力过大,部分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偏低,对待其从事的职业缺乏崇敬的态度。这些教师只是将教学工作当作其需要完成的既定工作任务,对教学工作缺乏激情,并不主动遵循教学规律,不重视提高教学质量,这必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影响。

工作纪律观念不强,职业道德行为失范。教师应当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规范自身职业道德行为。然而,部分农村教师纪律观念淡漠,作风涣散,不注重课堂纪律,重智育、轻德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农村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失范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阻碍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理想信念缺失,个人修养欠佳。我国绝大部分农村教师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事业心的,但还是有较少的农村教师受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功利化、自我化的倾向,较多地考虑个人利益。例如,存在个别农村教师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以获取利益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这些农村教师就会忽视对政治理论的相关学习,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教育观念滞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促进教师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部分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没有摆脱固有的教育观念,将重心放在“只管教书”上,把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仍然采用“题海战术”,导致其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探索缺乏创新,个人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部分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变革,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其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导致其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对学生的个体成长造成了影响。

促进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面对农村教师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中小学都要理性思考,积极探寻加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措施,以此有效推动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长效发展。

增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培育优秀人才、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为出发点,以教师师德建设为主题,大力开展政治理论专题讲座、理想信念教育征文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增强农村教师的岗位职责意识,激发农村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提升农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二是农村中小学要完善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组织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开展师德教育专项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三是农村中小学要充分结合新入职农村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开展针对性强的专项培训活动,如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培训活动,以此提升这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积极培树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培树先进典型既是推进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农村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培树先进典型,开展事迹报告会、表彰会、研讨会等多种活动,集中宣传一批富有时代性、激励性的典型教师的先进事迹,并表彰一批师德标兵,形成人人争做“四有”好教师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依托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平台,以及“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大力营造舆论氛围,宣传典型教师的优秀事迹,为农村教师和学生树立榜样,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强化师德监督,建立健全多元化监督体系。为了扎实推进农村教师师德建设,必须强化师德监督,建立健全多元化监督体系。一是要构建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鼓励特定组织和个人对农村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监督和民主评议。对有悖于师德形象的农村教师,要按照相关规定,实施针对性地批评和惩罚;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农村教师,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是要建立健全师德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建立健全师德舆情快速反应机制,以及时掌握农村教师队伍的师德表现情况,并对出现师德问题的农村教师进行早警示、早纠错。三是探索建立师德监督员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代表等作为师德监督员,对农村教师实施全方位监督,促使农村教师师德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加强师德问责,加大违规行为惩治力度。依法执教不仅是对农村教师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还是农村教师重要的职业行为准则。对于农村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实行师德问责制度,加大对农村教师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教师职业行为的严格管理,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要求,对农村教师违反师德的行为进行整治,视其行为后果,采取诫勉谈话、通报批评、降级等处罚手段,实现对农村教师师德违规行为的“零容忍”。

从教师素质构成要素上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从新课程改革来看,师德是改革的关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中小学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农村教师师德建设,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使学生得到最佳发展。

猜你喜欢
行政部门农村教师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