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狂飙在《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11期《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一文指出,我国师德观念的发展存在一种从崇高师德简单地转向底线师德的趋势。
实现师德底线转向的路径有两条: 一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进行层次划分,即划分为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这三个层次,并将其中的规则层次限定为底线师德;二是对师德概念进行划分,即将师德区分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个人道德,并将其中的教师职业道德限定为底线师德。
就此而言,定位为底线师德的教师职业道德在悬置了崇高师德之后,虽避免了师德重负等问题,但也同样使自身失去能够被教师主动追求的动力性因素,进而彻底地沦为一种被动、消极的师德约束。更为要紧的是,当教师已经获得了自主选择善观念的自由,而这些底线师德本身却没能获得教师自身所认同的善观念的支持时,那么这些底线师德也就随时存在被教师突破的可能。在教师个人的善观念与底线师德的要求发生了冲突的“边缘处境”中,教师很可能会选择依据自己所信奉的善观念行事,而不惜违背底线师德。受此影响,即便在底线师德已经越来越完善的当下,师德失范依旧可能发生,其原因恐怕也已不在于原先的“理想泛滥、规则匮乏”的问题,而在于师德理想的缺失以及底线师德无法获得教师个人的善观念支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