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

2020-12-28 02:11郭昊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郭昊

摘  要: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存在变革能力欠缺、教学资源不合理运用、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应加强校际间的经验分享,避免踏入同样的教学改革陷阱,建立与新时期高职教学改革相匹配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6-017-04

近五年,国家不断加快推进高职院校改革,在2014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我国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在2015年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旨在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改革稳步顺利推进[1]。然而,我国高职教育仍面临着各地区间差距大、高职教育社会认同度不高、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模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缺失等问题[2]。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方针是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改革与教学方式创新,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既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又着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体系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3],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当前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以及改革评价等问题。

一、影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

1.变革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越来越无法满足市场,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涉及多个层面,要先审视学校是否具有变革能力,是否具备教学改革的基础,才能增加教学改革成功的几率,减少教学改革的阻力和成本。然而,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不健全。一方面,课程体系存在雷同问题,各专业理论课缺乏系统性,实践课缺乏特色,职业素养培养课程很多在走形式,导致高职毕业生缺乏适应当地产业体系的职业能力,难以为当地产业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4]。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缺少开拓式的课程体系创新,多数学校的改革力度不大,对教学理念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存在片面认识。无论学校的教学改革目标有多远大、改革步骤有多具体,都需要具体的执行与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学校管理层的管理理念陈旧和教师的执行能力较弱都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措施落地的制约因素。

教师是否认同教学改革方式、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管理层,特别是校长和党委书记思路的转变。在学校管理层,若核心管理层干部团队对教学改革的理解与执行到位,可以降低改革的成本和阻力,可不断提出改进意见,完善教学改革细节。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实施的载体,其变革能力决定了教学改革落地的效果和成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存在能力天花板和限制,如果教学改革的进度太快,或者内容超过教师队伍的能力范畴,都将难以获得理想的改革效果。

2.教学资源运用不合理

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特别是软件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进行优化或变革。高职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但还要注重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例如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扩展教材内容到相关的文化背景,延伸至现实工作中的实际等。也可引入真实语篇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现代高职教育是由清朝的实业教育制度演变而来,在民国时期就建立了专门学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建国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虽一波三折,但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师资源管理缺乏科学性,教师应当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但现实中教师更关注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常常处于主导地位,设定出的学生实习计划或学徒方案并不符合企业的管理需求,或者干扰企业经营,削弱了企业长期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对教学资源管理缺乏合理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与我国高职院校的评价机制有关,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改革的进程,既不利于高职教学资源的优化,也不利于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

此外,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翻转课堂、慕课、SPOC混合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更为迎合新时期学生的需求。然而,教师能否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取决于教学总目标的设定和课程的设计开发。因此,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开发已经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

3.评价体系单一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进程看,课程教学评价研究有助于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一般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切入,将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成绩评价相结合,这种评价体系是不全面的,并未从教育过程角度评价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2]。以文秘专业为例,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包括秘书实务、公文写作、档案学等,但是当前企业中的文秘工作越来越国际化、专业化、技术化,文秘成为辅助管理者的综合管理岗位,要处理更为复杂的工作,因此文秘專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与时俱进,加入新闻写作、礼仪与形体训练、沟通艺术等课程的内容。而当前多数学校的教学评价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性,评价指标体系仍延用20年前的传统指标体系[3]。这势必会导致教学改革缺乏动力、停滞不前。

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才能不断纠偏改进。德国是公认的职业教育强国,其职业教育院校每年向企业输送超过五十万名学徒,为德国制造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学评价是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有独立监察和评价机构。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相对分散,评价指标单一。对学校的评价通常以招生规模、毕业率和就业率等指标进行评价[7]。对教师的评价更为偏重科研成果评价,教师的职称晋级和升职加薪也与科研成果绑定,虽然近几年开始将教学成果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中,但是教学成果的评价标准不一,教学效果难以直接评价,也阻碍了评价体系的改进。对学生的评价则多以成绩和就业为主,忽略了学生素养评价。总体来说,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或者评价体系流于形式,没有与时俱进。

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法(5分为非常同意,1分为非常不同意),拟定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调查问卷,并在近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组织的研讨会上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6份。针对变革能力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受访者所在的学校对于推动教学改革是存在共识的,但是样本均值为3.744,说明学校推动教学改革的力度并不理想,多数受访者不认为学校核心领导以最大力度推动教学改革。原因是教学改革的目标过于笼统,多数没有制定更为详实明确的改革目标方案。在教师变革能力方面,受访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较低,多数受访者不确定自身能力是否满足教学改革要求,缺乏自信,而对学校整体教师的能力有一定信心,说明受访者普遍认为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提升,但是对于教学改革执行能力的信心偏弱。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受访者普遍认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成功完成翻转课堂、慕课、SPOC混合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受访者占比不高,教师主动选择教学方式改革的能动性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多数不会进行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也很少多元化利用教学资源。多数受访者认为,教学资源二次开发的难度较高,经验不足,也缺乏对多元化利用教学资源的相关研究,因此对于现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继续沿用传统方式。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受访者不认为教学改革的评价标准缺失,但在访谈交流过程中,受访者通常能指出学校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特别是对教师评价方面,多数受访者认为教学改革中指路者较少,造成纠偏机会少,探索者进行教学改革的难度较高。对于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评价指标,受访者比较认同其合理性,但是部分受访者认为课堂教学在评价体系中占比较小,对于不熟悉实证分析的教学型教师而言,多数学校的教学评价和校内职称评定办法存在不公平和不合理之处。

结合调查访谈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校际间的经验分享。虽然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特色存在差异,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相似的问题,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教学方式的创新等存在共性,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沟通交流,特别是同一地区的高职院校要不断分享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争取避免踏入同样的教学改革陷阱。二是建立与新时期高职教学改革相匹配的评价机制。对科研能力的过分追求导致高职教育教学评价单一,要及时纠偏,避免用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指标代替评价,丰富对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方式和手段,鼓励教师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引导其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赖展翅.基于专业服务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刘燕.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李小龙,张宸瑞,耿斌,郭勇.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MOOCs时代”的探索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2):52-58.

[4]张灵芝. 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0-72.

[5]孔德兰,刘丽.翻转课堂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15(24):65-69.

[6]白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7]门燕丽.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