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育人视角下高校学风建设探析

2020-12-28 02:11李鹏刘汇洋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风高校

李鹏 刘汇洋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法。全方位育人为开展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思路。当前存在学风建设实效性发挥不足、实现路径较为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采用树立全面的学风建设目标、让高校育人工作各环节融入学风建设、建立健全学风建设反馈评价体系等对策提升学风建设水平。

关键词:全方位育人;高校;学风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6-021-05

一、全方位育人理念与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

(一)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是“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空间属性,要求高校利用各种载体、平台[2],充分激发教学行政各部门的育人活力,发挥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育人功能,综合运用显性、隐性教育资源,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全方位育人的深入实践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不再限于思政教师和学工干部,育人环境也不再限于传统课堂,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的功能,打造协调统一的思政育人模式。

(二)学风建设

“学风”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学校、学术界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学风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学风包括学术风气、治学风气和学习风气;狭义的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力等。笔者在此所要讨论的是狭义的学风。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学风建设是指为营造优良学风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是由高校的管理者及相关管理部门发起并负责,全体师生参与,为改善大学生的学习风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当下做好本科生学风建设,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两者关系

1.以全方位育人理念扩展本科学风建设的思路

全方位育人作为“三全育人”的要素之一,对学风建设的实践起指导作用。学风建设只有秉承全方位育人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育人实效。以往本科学风建设的主体是高校辅导员群体,依托的载体是课程与文化活动,全方位育人理念扩展了本科学风建设的思路,将学风建设载体扩展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网络等多方面。全方位育人理念下,学校充分发挥各个载体的育人功能,通过物质环境创设以及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于学风建设,积极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3]。

2.以全方位育人理念开创本科学风建设新格局

在全方位育人理念下,各高校結合自身发展特色及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优势,不断扩展学风建设思路,丰富学风建设载体,构建学风建设体系,形成学风建设工作新格局。例如西安邮电大学构建“六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形成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服务护学风、以环境育学风、以实绩彰学风的学风建设工作新格局,受到媒体关注和报道。

二、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发挥不足

影响学风的因素多种多样,如个人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熏陶等。高校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育人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培育优良学风的主阵地。但是目前高校学风建设正向引领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优良学风培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一些不良风气依然存在。例如,伪造实验数据、论文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有损学风、破坏公平甚至会将学术研究引入歧途。高校虽然能够对上述行为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做到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但是未能找到适合的手段有效减少上述行为的发生。此外,对于推进勤学、创新等更高层次的学风培育工作进展却不明显。

(二)学风建设实现的路径较为单一

目前育人工作提倡多点进行、立体开展,例如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形成“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5]。但学风建设目前主要通过课程育人以及文化育人两个环节来实现,其他育人环节参与较少,原因是,一方面课程育人是当前最主要的育人途径,教师通过课堂教育,尤其是第一课堂教育对学风做出正向引导;另一方面,学风建设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工作之一,早在2004年12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将学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后,学风建设一直在文化育人的工作中有序开展,学风状况在文化育人工作的推进中得到优化。但是,除了课程育人与文化育人之外,其他育人环节参与培育优良学风建设较少。学风建设需要利用各种载体、平台,发挥各部门的育人功能,大学校园、实践基地、网络空间都是学风建设的阵地,课堂教育、生活管理、文化浸润都是学风建设的助力者。其中,每个育人单位都应发挥作用、同向发力,为优良学风的形成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三)学风建设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包含目标、内容、保障、反馈和评价多方面,缺一不可,全面性与独立性是学风建设体系的突出特点。全面性指学风建设体系健全,涵盖目标、内容、保障、反馈和评价等基础要素。如果体系不健全,学风建设将难以高效、有序开展,例如部分高校制定了学风建设目标,但实现方法、保障措施等缺乏明确的规定,致使建设过程难以管控,最终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独立性是指学风建设体系要从高校其他相关的计划、措施、评价方法中剥离出来,自成体系。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将校训作为学风建设目标,将学生综合测评结果作为学风建设结果的情况。事实上,虽然高校已经将学风建设意识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将责任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但是学风建设体系与其他相关工作体系、学风建设工作内容与教师岗位职责等的界限尚不够清晰。将学风建设体系从其他相关工作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体系是必要的,有助于确定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分工,整合现有资源,管控建设进度,评价建设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从而推动学风建设的进展。

三、以全方位育人理念构建高校学风建设体系的对策

(一)树立全面的学风建设目标

1. 明确学风建设方向

价值观是衡量是非、美丑、善恶、得失、荣辱、爱憎的根据,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认识、评价事物并做出自己的实践选择。当前,信息的获取途径多元,国内外各种思潮传播广泛,价值观复杂多元。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价值引领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学风建设工作要全方位开展,但是要把握好总方向,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只有把握好这个总方向,所有的学风建设实践才能同向同行,最终实现优良学风建设的目标。

2. 细化学风建设目标

学风建设目标的设定分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会议、考察中多次寄语青年,这些“金句”中蕴含了总书记对青年的要求,也是这个时代对青年的要求,其中不乏能够成为学风建设目标的词语,例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6]”以及“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7]等。三是教育部发布的指导意见。2004年12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8]的良好学风。四是以本校的校史校情为依据,凝练特色学风。每所高校都有独特的发展轨迹,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学术氛围、培育了专业人才、凝聚了大学精神。高校可以总结优秀教师、校友的事迹,梳理学校发展史,在此基础上凝练精神内涵,形成与本校校园文化相匹配的学风。这种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凝聚出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学风,更加有助于学生在字面上理解、情感上认同、行动上遵循。高校可以依据上述学风建设目标,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构建多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体系中,各环节要互补、互动、融合,以立体模式开展育人工作,共筑“大思政”育人格局,让学风建设工作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科学实现全方位育人[9]。

(二)让高校育人工作各环节融入优良学风建设

以营造“诚信、求实、勤学、创新”的学风为例,通过“四个结合”,阐述全方位营造本科优良学风的建设策略。“四个结合”即教育管理结合、培育诚信之风、教学科研引领、形成求实之风、线上线下合力助推勤学之风、一二课堂联动培育创新之风。

1.教育管理结合培育诚信之风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础。从学风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否诚信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应考态度上。培育诚信之风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知识积累水平,切实提升专业能力,同时有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高校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应着重培育诚信之风。在教育方面,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广泛宣传当代社会的诚信榜样故事,通过讲座、演讲、辩论、签订承诺书等形式让诚信意识在学生群体中生根发芽,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消除不劳而获的心理以及浮躁情绪。在管理方面,要通过严格落实校规校纪、建立诚信档案等方式监督学生,规范学生行为,在学业上发现有违诚信的行为,及时纠正、严肃处理,同时不断优化测评体系,把好学生诚信关,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必要性和失信需要付出的代价,从诚信对待学业做起,诚信过好人生。

2.教学科研引领形成求实之风

优良教风对优良学风有着引领作用。教師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是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任,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教师端正教风,是一所学校学风建设的突破口,有利于消除学生群体中的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心理。在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做到不敷衍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在科研方面,应严谨治学,严守职业道德,做到学术成果不造假、不剽窃。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起正面的示范作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耐心教导学生,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利于学风建设。同时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创新方式方法,宣传工匠、科学家精神。

3.线上线下合力助推勤学之风

在信息时代,新媒体力量不可估量,网络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学校要丰富学习资源,借助“互联网+”背景下的便捷智慧学习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质的线上学习园地与互动交流平台。此外,要通过探索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力、开展职业规划等方式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通过解读专业内容、宣传专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应积极发展本科阶段党员,因为学生党员具有助力学风建设的能力素质和发挥引领作用的群众基础。

4.第一,第二课堂联动培育创新之风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大学期间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为此,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技能纳入培养方案中,不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第一课堂中传授创新创业知识,通过通识课树立创新意识与技能,通过专业课夯实专业基础;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基地为依托,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完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建立创业导师库,建设创新创业广场,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

(三)建立健全学风建设反馈评价体系

1.设定建设周期

高校学风建设成果与学生学业水平变化密切相关,学风建设效果明显,必然会引起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因此学风建设评价应与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保持同步,一般以学年为周期。如果周期过短,建设效果难以在短时期内有明显体现;如果周期过长,就不能及时发现当前学风存在的问题,导致学风建设的效果不明显。

2.明确评价标准

制作评价标准时要具体明确,例如上文提到的“诚信”学风建设目标,可以综合“作业是否有抄袭行为”“考试是否有作弊行为”“科研是否有造假行为”来判定;评价“勤学”这一学风建设目标时,可通过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判定。根据评价标准掌握实时的学风情况,通过对比判断学风建设效果。数据对比时,既可以将当前情况与既定的学风建设目标对比,也可以将前后两个阶段的学风情况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检验学风建设工作开展的效果。当前情况达到或优于学风建设目标时,或者后一个阶段学风情况优于前一阶段时,证明当前的举措行之有效,反之则需要进一步了解症结所在,及时修正学风建设方案。

3.确定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

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学习风气好不好,学生的主观感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教师在开展教学、指导实践、组织测验过程中,也能深刻感受到当前学风状况是否与建设目标相吻合。所以评价时要综合多方的意见进行判定,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学风建设的目的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因而在评价方式上应针对不同的评价指标,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定量评价为主体,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例如对于考勤等指标予以定量评价,对态度等难以定量的指标予以定性评价。

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法。以“全方位育人”视角开展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既要保证学风建设的方位“全”,又要注意学风建设的内容不“散”。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时突出政治引领,加强体系建设,确保各项措施围绕一个目标,各方力量推向一个方向,最后做好反馈评价工作,在总结学风建设成果的同时,反思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学风建设思路,推动学风建设工作更好地为立德树人服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胡守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7):68-70.

[3]黄慧.协同视域下的高校全方位育人方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7):10-1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0-11-16].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5]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EB/OL].(2017-12-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7]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EB/OL].(2015-07-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24/c_1116035399.htm.

[8]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EB/OL].(2004-12-13).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495/moe_512/tnull_6653.html.

[9]葉佳.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19(15):46-48.

猜你喜欢
学风高校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文明学风建设工程开创学风建设工作新模式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