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11200)章雯 韩明月 蔡祥增
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以中老年人居多,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且以年轻化趋势发展[1]。临床中对于T2DM治疗是以各种方法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为原则。目前临床上对T2DM血糖控制的药物很多,这对治疗方案提出较大的挑战。本研究对吡格列酮和拜糖平两种抗糖药物治疗43例T2DM的近期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我科的T2DM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4.57±6.73)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2.6±0.7)年。空腹血糖7.3~14.2mmol/L,平均10.7 mmol/L。纳入研究标准:①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研究计划;②T2DM诊断符合WHO制定的T2DM诊断标准(1999版)[2]。排除标准:①伴有糖尿病并发症者;②治疗依从性较差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给予吡格列酮,B组给予拜糖平。
1.2 治疗方法 A组和B组患者在T2DM常规辅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吡格列酮和拜糖平药物治疗。A组吡格列酮于每日早餐前服用,每日一次,30mg/次。B组拜糖平于每日餐前服用,每日3次,0.1mg/次。两组疗程为3个月,3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
1.3 观察指标 1个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糖尿病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2例T2DM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计划,无退出病例。治疗3个月后,A组空腹血糖为(6.82±0.3)mmol/L,B组空腹血糖为(7.40±0.6)mmol/L,A组空腹血糖低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4,P=0.013);A组餐后2h血糖为(12.89±0.7)mmol/L,B组餐后2h血糖为(11.03±0.5)mmol/L,A组餐后2h血糖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P=0.026);A组糖化血红蛋白值为(7.06±0.3)%,B组糖化血红蛋白值为(6.98±0.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6,P=0.415)。
T2DM系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一直以来寻找合适的降糖药物方案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报道指出[3],亚洲人的身体质量指数相较于西方人较低,胰岛素减退的程度较西方人轻,但是亚洲人的β细胞数量较西方人不足,因此选择适合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药物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对T2DM血糖控制的药物主要以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类抗糖尿病药物为主。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其药理作用是通过改善β细胞和降低胰岛素抵抗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其受体是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胰岛素敏感组织、肝脏组织中。拜糖平是α葡萄糖苷酶类抗糖尿病药物,其药理作用是抑制食物中糖分解和小肠的α葡萄糖苷酶,主要对餐后高血糖控制。本研究将吡格列酮和拜糖平分别用于两组T2DM患者治疗中,观察到服用吡格列酮的患者3个月后,空腹血糖低于服用拜糖平的患者,但是服用拜糖平的患者餐后2h血糖低于服用吡格列酮患者。说明吡格列酮对空腹血糖控制效果较好,拜糖平对餐后血糖控制效果较佳,临床建议可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运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