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标
【摘 要】 自从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践,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突出,未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们从本质上对分层教学模式充分地认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从学习目标、教学环节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设计科学合理性的分层标准,开展有效性的分层教学,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将以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分层模式;运用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能力参差不齐,倘若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所以,教师们明确分层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因地制宜的分层教学环节,把握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一、设计分层学习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们将学生处于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同时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任务,为学生设计分层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努力尝试下一层学习目标,开展分层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首先,教师明确某一章节的教学任务和重难点知识,从专业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多个层层递进的学习目标。比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为学生依次设计以下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问题;自主尝试勾股定理的证明环节,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让学生清晰各个学习任务之后,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探究数学教材内容,促进学生顺利开展分层教学模式。当学生遇到自身不理解的数学知识时,先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产生自身独特的见解,再向教师提出疑问,完成课堂答疑解惑的教学任务。最后,教师结合自身对各个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对自主学习探究的成果进行考查,进一步保证分层学习模式开展的教学质量。
二、开展分层教学过程
分层教学过程并不是指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上、中、下三种层次展开不同的教学环节,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环节进行分层设计与实施,否则会形成数学课堂区别对待的教学现象,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降低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地开展数学知识的讲解,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开展分层的课堂提问环节,形成有效性的分层教学过程。
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已学的数学知识开始对其中进行拓展和延伸,逐步引入当前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开展分层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点与圆有哪些关系?”的简单性问题,挑选数学能力一般的學生进行回答,当回答的结果不够全面时,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得出“点在圆内、圆上、圆外”的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对问题进行拓展,向学生提出“直线与圆有哪些关系?”的延伸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上个问题解答的思维下展开分析,选择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回答,运用所学的数学名词进行回答,得出“相交、相切、相离”的答案。最后,教师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圆与圆之间的关系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之前进行分析,运用自身的数学思维,得出“相交、内切、外切、相离”四种关系,实现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同时,开展分层教学环节,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构建分层评价体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构建分层评价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开展统一的数学考核,根据学生在数学考核中的表现,开展分层评价,完善分层教学模式。
在教学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提出数学概念性的简单问题,让其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注度,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开展鼓励性评价。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向学生提出拓展性的数学问题,当学生的回答情况未达到分层评价的标准或者自身的期望时,一方面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另一方面实施语言上的鞭策,促使其更加努力。另外,数学考核是检验学生数学能力、分层标准设计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考卷上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能力对其所解答正确的习题进行分层评价,比如,对于数学成绩一直较差的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在于基础题型解答是否正确,鼓励其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数学习题进行尝试,在分层评价的体系下,坚定自身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数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充分开发学习的潜力,同时设计由易到难的课堂教学环节,虽然水平较低的学生无法对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但是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构建分层的评价体系,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完善的分层教学模式,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