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芳丽
【摘要】在推进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引领教师科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在小学校本教研中,运用“课堂切片式视频案例”,切片观课、课堂观察、立体研修进行研究是促进教研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校本教研;切片式;课堂观察;专业成长
*此论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视频案例分析》(课题编号17PTYB121)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在推进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引领教师科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这既是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教师培训的一个长期而又重要的课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以下五个环节:基本知识的积累、教学技能的掌握、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境界的追求、教学风格的形成。如何充分挖掘和肯定授课教师的优点,又能在务真求实的氛围中,以实在的对话启迪教师积极思考、深度参与,发挥样本的剖析与示范效应,让听评课活动更有效,成了以评价促课改过程中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因此在校本教研中,运用“教学视频案例分析”进行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教研的一种有效方法。
视频案例以其跨时空性、情景再现、灵活截取等优势,促进教研方式的改革,促进了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研究的成果。“切片式”课堂观察的概念来自医学诊断领域,是听课者凭借自身的业务素养对授课者的课堂采取单一主题或微格化的点式观察、研讨与交流的听课形式。
一、让执教者自审基本素质
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上,难以察觉自己课堂教学的问题症状。课堂切片的主人就如有了“日常生活的镜子”,也能更多看到自己在课堂上一切表现,如自己语言上的优缺点,甚至是俗语与口头禅等;形体动作,下意识和无意识的不知所措,得体而激情的手势等。这对于教师们反复研究自己的“课堂切片”能起到无法取代的作用。
二、诊视整节课的教学流程
听课者对执教者进行现场切片来诊视,而这种诊视则往往是对课堂所表现出来的设计思想、课堂现场反复切片,不同的听课者由于个人的水平不同,做切片的视角也往往不同,而对这些切片的诊视往往是评价一节课的“好课”“优课”的基石;切片越多,视角也越多,一堂课的流程、设计思想、甚至是语言的修改也就越多,教师的上课水平与品位也就越高。
三、甄选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視频案例切片分析系统中,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把自己日常的教学录像课,经过简单的切片技术处理,与示范课进行各个环节的互动对比。如同样是“情境导入”,观课者可以先观看自己的“情境导入”教学,然后再观看示范课的“情境导入”,两者对比后,则能较清晰。
四、用课堂观察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巍,席小涛.视频案例教学及其应用策略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