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善厚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已成为当前新教育形势下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然而现实中家庭教育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培训多实效低,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课程内容整合力度不够,缺乏评价激励机制,家长参与热情不高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笔者从家庭教育的现状出发,立足校情,结合学校至善文化理念,积极探索家长培训的新模式———“三性三模块”善行学堂新模式。
【关键词】家庭教育;模式;德育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已成为当前新教育形势下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然而现实中家庭教育存在缺乏整体规划,培训多实效低,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课程内容整合力度不够,缺乏评价激励机制,家长参与热情不高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笔者从家庭教育的现状出发,立足校情,结合学校至善文化理念,积极探索家长培训的新模式———“三性三模块”善行学堂新模式:理念引领,完善顶层设计;知行合一,搭建多元家教平台(加强计划性,“善知”平台学理念;加强针对性,“善行”平台提升教育技能;加强实效性,“善鉴”平台形成长效机制)。“三性三模块”善行学堂模式,实行三年以来有效地增强了我校的家庭教育的计划性、针对性、有效性,形成家庭教育的长效机制,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使家长培训与家庭教育的新常态相适应。
一、理念引领,完善顶层设计
家庭教育任重道远,面向未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家庭教育需要顶层设计。《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注重整体规划,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广大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端正的育儿观、成才观、成人观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间,不断创造家庭教育机会,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孩子情况,支持孩子參加适合的社会实践,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因而,家庭教育需要纳入学校整体规划,需要顶层设计,才能破解过去家长培训零散低效,形式单一,家长参与热情不高的难题。
家庭教育立足校本,理念先行。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立足校情,紧扣学校的“至善”德育理念文化,以“至善”文化统领家庭教育,增强统筹性,确立了“知行合一,善在家庭”的家庭教育工作理念,把“善在家庭”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至善德育”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在家长培训的内容和载体上融入“至善”德育的内涵,建构“三性三模块”善行学堂的新模式,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培养家长的善心、善言、善行,最终达到大手拉小手,“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的教育愿景。
“善行学堂”具校本特色。“善行学堂”以“知行合一,善在家庭”的家庭教育理念为引领,通过“善知、善行、善鉴”这三个模块来开展“至善课堂”“善读论坛”“各展善长”“善心义教”“金牌传情”“家长持证上岗”培训等“至善”教育活动,让家长在理论中学善、在实践中行善,努力将家长培养成为具有专业教育能力的启蒙老师,成为学校开展至善教育的合伙人。
二、知行合一,搭建多元家教平台
我校紧扣“知行合一,善在家庭”的家庭教育理念,认真贯彻《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三性原则,全面统筹规划家庭教育,搭建多元的家庭教育平台,建构“三性三模块”善行学堂新模式,提升了家庭教育的实效。
三年来,通过学习、认真贯彻《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三性原则:一是坚持“儿童为本”原则。家庭教育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合理需要与个性;二是坚持“家长主体”原则。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了解不同类型家庭之家长需求,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坚持“多向互动”原则。建立指导者与家长、儿童,家长与家长,家庭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努力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环境与条件。
《大纲》三性原则的指导下,我校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至善德育”体系进行统筹规划,把“家校共建,打造善行学堂”作为实施“至善”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遵循家庭教育三性原则,实施“知、行、鉴”三大模块来开展至善课堂、善读论坛、“各展擅长”“善心义教”“家长持证上岗”培训等“至善”教育活动,每月选择每一模块中至少两个平台开展活动,每月及时总结反馈,促使工作的落实,从而加强了家庭教育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加强计划性,“善知”平台学理念
1.至善课堂,更新育人理念
至善课堂,按需施训,更新育人理念。遵循发展规律,突出6大内容5大平台。家庭教育要以科学性为基础,家长培训力求多元性。根据“儿童为本”的原则和7—12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突出6大重点为:(1)指导家长科学安排儿童的饮食,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2)指导家长将生命教育纳入生活实践之中。帮助儿童建立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的意识。(3)指导家长重视养成教育,注重儿童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4)指导家长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和理财的意识。(5)指导家长引导儿童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信做事。(6)指导家长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针对以上的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学校不断拓展至善学堂家长培训,形成了5大平台载体,务实增强实效性:
平台一:校长报告,宣讲育人理念
“校长课堂”宣讲“至善”德育理念。在新生入学第一周开展“校长课堂”,校长以主题报告的形式,向家长传达学校“至善”德育理念的意义与措施,让家长深刻理解并反馈意见,令家校双方在家庭教育工作上达成共识。
平台二:专家讲座,提升家教观念
每学期定期召开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结合7-12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年级家长的培训需求,确定培训主题,聘请讲师有序有效地开展有关“学习指导”“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和谐家庭”“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亲子活动”等主题课程,引导家长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平台三:新型家长会,开展针对性培训
我校不断创新家长会形式,以“大会+小会”“微讲座+分班分享”等形式开展“至善课堂”。分别由家庭教育讲师、学校各级行政分别就如何让孩子养成“至善”的良好习惯、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贯彻“至善”理念等内容进行宣讲。如一至六年级的家长会,打破常规,各年级自定主题,以“微讲座+个性化交流”的形式进行,有的是茶话会,有的是教育经验分享会,有的是学生与家长面对面对话……每个年级自定主题,立足班情学情,各具特色。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形式,让广大家长眼前一亮,全程热情投入并获益良多。
平台四:新媒介平台,普及家教知识
学校还通过微课掌上通、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圈等平台,向家长推送当前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和经验美文,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建立校级和班级的家长学习平台,不定期发布家庭教育的知识和公益教育活动信息,动员家长积极参加社区和社工组织的家庭教育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懂得如何在融洽的关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
平台五:校外教育资源,扩大受教育面
学校每年组织家长参加东莞市家庭教育讲座和莞城图书馆举办的专题讲座。如“亲子阅读是一场自我探索的精神成长之旅”“如何引导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等,每场活动家长参与人数达100-200人,培训从校内走向校外,借助周边社会教育资源,为广大家长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2.善读论坛,线上线下促学研
利用“善读论坛”提高家长的综合素养。利用“善读论坛”,通过网络研修、阅读文章、分享心得等形式,为家长搭建一个自由讨论的学研平台,提高家长的综合素养。
班主任老师们利用微信群、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收集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再根据学生的情况,商定各班的网络研修计划,定好每期的研修主题,让家长们围绕主题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同时,家长们也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一些好文、撰写的育儿心得放到平台上分享。通过这样的网络研修,让家长们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切實提升家长们的教育技能,引领他们专业成长。
(二)加强针对性,“善行”平台提升教育技能
1.各展“善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
发动家长力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管理、策划各类活动等工作,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增强家校合力开展至善教育的意识。
全程参与“至善”班级文化建设。为进一步推进“至善”班级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我校组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评比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方案设计、“至善”班徽、特色班牌、主题墙报等环境氛围布置,从策划———实施———评比,家长全程投入,在参与过程中加深了“至善”班级文化建设深远意义的认识,对如何打造班级文化特色出谋献策,更好地支持班主任工作,助力学校达成育人目标。
合力推动《“日行一善”成长手册》落实。为了让“日行一善”成为学生的习惯,引导激励学生向善养德,我校编印并推行《“日行一善”成长手册》。要求学生每天填写《“日行一善”成长手册》,并每周回顾善行善思,进行总结反思;家长每天对孩子的善行情况进行评星,每周对孩子的善行感言进行书面评价。《成长手册》的使用,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至善行动”在学校的落实。
成立家长义工队,家校合力参与志愿服务。组建“至善义工队”,家校共同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不断壮大家长义工队的队伍,并向家长义工派发《至善义工服务证》。目前,至善义工队家长支队已有队员492名。上半年,由学校家委会牵头、家长义工参与的“至善护苗”交通协管活动得到有序开展,有效缓解学校周边路段交通拥挤的现状,引起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的关注,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踊跃参与各类学校主题活动。随着家庭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家长已成为学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的中坚力量。在我校开展的“至善至美”爱心义卖、“善美”艺术节、首届“善体”体育节、“善美之约”大型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家长担任策划人、化妆师、大众评委、后勤人员、体育教练、啦啦队等角色。活动的成功开展,增加了家校合作的契合度。
此外,由家委会牵头,围绕“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善待社会”5大至善行动,各年级、各班级选定各自的主题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善、行善。如我校401班家委会组织学生和家长“抱团”报名参加东江水务公司第五次水厂开放日,经过有关部门的特别甄选,该班学生和家长成为东江水务公司第五次水厂开放日的市民参观团,亲身到水厂见证“放心水”,以实际行动支持东莞市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2.善心义教,助教助学蔚然成风
“善心义教”,助学助教,搭建“知行合一”平台。我校积极挖掘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到校参与“课程超市”义教,邀请在某一领域有特长(除文化课外)的家长,担任课程超市的“家长义教老师”,每周五下午来校承担一个“课程超市”班的教学任务,每周系统授课。目前,开设的课程有34个,“课程超市”的开展,让家长、学生、学校都有所得益:家长到“课程超市”发挥所长,体验学校教学的过程,提升了教育能力;“家长义教”的开展,让家长切身体验职业教师的感受,让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变得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