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珍
患者男性,69 岁。因“反复心悸1 周余”收住入院。临床诊断:窦性心动过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RED01 型双腔永久起搏器(美国美敦力公司),植入起搏器后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图1):心房感知心室起搏(ventricular pacing atrial sensing triggered,VAT),窦性频率约 100 次 /min,SAV160 ms,第 9 个P(AR)波未被心室跟踪,AR 后 300 ms 处发放心房起搏(atrial pacing,AP),且于 AP 后 80 ms 发放心室起搏脉冲。动态心电图诊断:双腔起搏器,VAT 工作方式,起搏器开启空白期心房扑动搜索功能。
讨论空白期心房扑动搜索(blanked flutter search,BFS)功能是美敦力公司开发的一项起搏器特殊功能[1]。2∶1 心房扑动时,规律的F 波与QRS波群的2∶1 传导关系可能会使一个F 波落在感知器的不应期中而不被感知、不被计数;而另一个F波计数的结果仅为实际F 波数量的1/2,有可能低于模式转换的心房频率而不触发模式转换,并有可能诱发较快的心室起搏而损害心功能或引起其他不良后果,为了使起搏器能排除2∶1 心房扑动,设计了BFS 功能。BFS 运作时心室起搏(vebtricular pacing,VP)、心房感知(atrial sensing,AS)频率通常较快,一般在 100~162 次 /min,起搏器在连续的AS-VP 感知方式中,且连续8 个AA 间期<2 倍的心房总空白期(TAB)[TAB=感知的房室间期(SAV)+心室后心房空白期(PVAB)];或连续8 个AA 间期<2 倍模式转换频率间期时触发BFS 功能,起搏器自动延长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到400 ms,PVARP 的延长使原来的AS 变成不应期心房感知(AR),VP 延迟发放,延长的VA 间期使原来空白期的P 波被感知,从而使连续的2 个P 波被心房感知器感知,使真正的P 波频率和间期被测定,同时在AR 后开启300 ms 的警觉期,如果在此期间内未检测到AS,则于AR 后300 ms 发放AP 脉冲,于AP后80 ms 处发放VP 脉冲,如本例患者。
起搏心电图AV 间期80ms 现象还可见于以下情况: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oncompetitive atrial pacing,NCAP),心房同步起搏(atrial synchrony pacing,ASP)、心室起搏管理功能(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等。本例主要与 NCAP、ASP 相鉴别[2],三者 AR 后均可出现 300 ms 间期、AV 间期 80 ms 现象,但NCAP、ASP 是P-波或房性期前收缩与AP的距离(为 300 ms),BFS 是固有的心房波与 AP 的距离(为 300 ms),可与之鉴别;另外本例 P 波(AR)未触发心室起搏,易诊断起搏器心房感知不良,也应引起注意。
图1 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片段(AS:心房感知,AR:不应期心房感知,PVARP:心室后心房不应期,AV:房室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