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强
摘 要:随着以学生为本思想的深入发展,教师除了要根据各个学段的学生特征与需求来组织学科活动之外,也要客观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保证教育活动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差异性教学十分关键。因为生生之间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异十分明显,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让学生实现科学锻炼。本文将基于此分析初中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差异性教学思想。
关键词: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思想;渗透方式
不得不承认的现实问题是,初中体育教学一直都存在“一刀切”的现实问题,教师通常会按照应试标准提出运动要求,统一指导学生学习规范的动作技术,然后便靠学生的自主锻炼活动内化体育技能,形成运动能力。然而,众所周知,如果运动强度超出学生的身体负荷程度,那么不仅无法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会让学生经受一定的运动伤害,过度消耗学生的身体,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当然,如果运动强度无法满足学生的身体发育需求,那么也难以发挥体育锻炼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时刻秉承差异性教学思想来组织学科活动,关注学生本身的个体发展,让体育教育变得越来越科学、有效。
一、调控课时运动强度,体现差异性思想
当然,虽然现在的课程改革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初中体育教学也需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来组织学科活动,让学生参加一些常规体育项目。但是,这并不代表要继续实施“一刀切”策略,而是应该科学调控体育教学进度,体现出以人为本、面向学生个体的科学理念。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在备课时客观分析学情特征,同时也要在课堂活动中灵活调整运动强度,尊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难度适宜、强度适中的状态下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积累有效运动经验,初步体现出差异性教学思想。
比方说在足球运动教学中关于“脚内侧踢、接球”技术教学中,我便提前了解了本班学生的足球运动经验,鼓励学生自主阐述脚内侧踢、接球技术的操作要点,发现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踢足球的爱好,但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足球训练,所以对脚内侧踢、接球技术一知半解,动作也并不规范,而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足球运动。于是,根据学情分析,我就初步设计了两层运动目标:要求本班80%的学生都能规范掌握脚内侧踢、接球技术,而60%以上的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脚内侧踢、接球技术传接球。这就可以指向本班足球运动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不会让学生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也能让学生保持紧张感,使其充分利用课堂活动学习脚内侧踢、接球技术。当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也会认真观察本班学生的运动行为,小幅度内调整运动目标难度。比如,本班有几个学生因为身体较差,不一会儿便气喘吁吁,力气也很小,不能按照规定方向与距离完成脚内侧踢、接球技术动作。于是,我就重点引导这部分学生学习了脚内侧踢、接球的姿势,而且会时不时提醒学生休息一会儿,让学生及时恢复体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脚内侧踢、接球姿势。
二、适当整合多元项目,渗透差异性理念
差异性教学不仅要在教学目标设计时体现出层次性特点,同时还要满足学生的多元运动需求,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使其充分展现自己的身体素质优势,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新课改环境下,校本课程则成为构建特色化教育品牌的基本载体,初中体育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开设特色体育教育活动。如此则可切实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有效保护学生的积极运动心理,有利于让学生尽快养成合理的运动习惯。
为了全面贯彻差异性教学思想,笔者及时调查了本班学生的运动喜好,客观分析了本校的课程资源,以便根据学生需求开设体育项目。比如,有很多学生很喜欢传统的体育游戏活动,童心未泯,如丢沙包、踢毽子、跳圈等,而且也很容易获取游戏素材。所以我就以“民间体育游戏文化”为主题开发了乡土资源,据此构建了体育校本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特色化的体育活动,以便切实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丰富学生的运动经验。另外,本班学生还很喜欢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活动,也喜欢武术、太极等传统体育项目,所以我也尽可能地组织了多元化的体育运动活动,以便让学生实现个性化运动。
三、丰富课外自主锻炼,贯彻差异性意识
从现实角度来说,要想充分发挥体育锻炼活动对于优化学生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单纯靠固定且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锻炼。当然,由于课外锻炼是自由的、开放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本身便体现着差异性教学思想。所以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运动需求实时辅导,不可剥夺学生的自主运动权利,而是应该为学生个体服务,让学生在课外也能积累有效的运动经验。
为了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实现自主运动,我就充分利用了课外自由活动课,希望学生能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而且还为学生讲解了科学锻炼的好处,希望学生能够及时养成良好的科学锻炼习惯。比如,针对一些身体偏于肥胖,不够健康的学生,我就要求学生每天参加至少二十分钟的慢跑运动,配合一定量的篮球、足球锻炼,让学生每天都能消耗多余的热量,让学生渐渐变得健康起来,而且同时也能达到塑形目的。另外,还有一些学生的四肢发育情况不理想,力气很小,看起来十分羸弱,所以我就利用课外活动期间对学生进行了力量训练,比如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俯卧撑、波比跳等,优化学生的肌肉发育情况。另外,学生也可根据个人兴趣参加足球、篮球等自主练习活动,我虽然不会统一组织体育教学活动,但是也会尽量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陪伴学生、辅导学生,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运动能力,切实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差异性教学思想可以进一步彰显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能够真正实现公平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可促使学生真正实现长远發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积极组织差异性教育改革活动,根据学生差异需求设计层次化的体育目标,开设多元化的体育项目,整合课内外活动,让学生遵循个体成长规律积累有效的运动经验。
参考文献:
[1]杨生会.关于差异性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06.
[2]何连杰.分层差异性体育教学策略在初中的运用[J].新丝路(下旬),2016(01):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