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2020-12-14 06:19董翠
关键词:融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董翠

摘 要: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只有实现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从而将学科教育的教育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融入

小学语文作为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语文教育资源,只有将其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坚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教育原则,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特点挖掘多样性的传统文化资源,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将我国语文教育事业推向全新的高度。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汉字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形式,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对识字教学的重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我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首先,由于我国汉字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导致其含义、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这种变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感受到汉字文化的丰富多彩,从而深化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以“高”字为例,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不尽相同,可以表示为高度、高大、高级、崇高等。通过多样性的语境,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一词多义”,这对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探究兴趣是极为有利的。

其次,教师可以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将传统的造字方法引入实际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造字方法掌握造字规律,以此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汉字体系。具体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每种造字法都有着各自的造字特点,同时也象征着不同的时代文化。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将造字法的发展过程融入识字教学中,促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同感。

二、在阅读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素材,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渗透优势,深入挖掘多样性的传统文化素材和资源,利用阅读教学丰富传统文化的渗透形式,借助传统文化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教师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传统文化素材,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强化阅读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争取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标。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为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等。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介绍,学生能够了解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是极为有利的。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优秀文学著作的感染下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以此强化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而为获得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国学经典大力推广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理的国学著作,争取在丰富阅读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能拓展传统文化的渗透范围。为了增强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教师可以突破单一的阅读形式,让学生通过“国学演绎”和“国学体操”等形式掌握国学经典的内涵,在丰富学生文化体验的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探究兴趣,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古诗词教学中感悟传统文化

古诗词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广大教师可以将古诗词教学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体验,以此强化学生的传统意识。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接触古诗词,而这也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传统文化形式。因此,广大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古诗词的教育和文化优势,以此拉近传统文化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排斥情绪。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渗透传统文化的美感,引導学生在言语之间体会古诗词的韵味,争取在强化学生语言技巧的同时拓展语言思维空间,强化语言能力。比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是名句,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对“醉翁之意”进行推敲,在此过程中体会诗词语言的文化内涵与独特魅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的精神内涵渗透传统文化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各类诗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此为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增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例如,《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不仅体现了古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而这种情感教育恰好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从而为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在实践活动中践行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从意识形态上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分辨是非对错,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价值必须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显现出来,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将其作为自身行为活动的指导思想,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化传承者和践行者。而语文教学又为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创造了多样性的实践机会,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为了

引导学生树立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敬老院、红十字会等公益场所进行义务劳动,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我国传统美德的魅力,并在他人的感谢中获得丰富的成功体验,以此提高学生主动做好事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好人好事”实践活动,每个小组争取每天做一件好事,并将做好事的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实践的方式践行传统美德,从而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只有努力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才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小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承担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认自觉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争取在推动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新时期背景下,我们不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师,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我们只有认识到自身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挖掘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从而将这种责任和使命世代相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 王雪《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第7期。

[2] 徐海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德育天地》2018年第12期。

[3] 鱼望月《浅谈如何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少年》2017年第24期。

[4] 张春霞《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学周刊》2016年第3期。

[5] 李玲《谈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融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