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2020-12-14 06:19王兴梅
关键词:有效结合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王兴梅

摘 要: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代人。在当前新时代下,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创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素质教育成了当前各小学阶段学校的主抓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探究其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的提升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有效结合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几千年来文化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数千年来不断沉积、发展、蜕变,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璀璨的明珠。优秀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也是中国文明创造力的根源。在新时代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生长土壤中焕发勃勃生机,深入融合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目前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冲击。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外来事物花样繁多,不少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缺失,却盲从西方文化,讲究“洋气”。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以继承和弘扬中华精神为己任,大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与能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凝聚社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小学语文教育方面,诗词、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文学体裁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深入融合到日常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外界事物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是受制于知识经验,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还不透彻,对不良习惯比较容易模仿。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低于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文化对学生身心的塑造和健康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唐诗、宋词、戏曲、古典小说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这些优秀文化为教育案例和精神食粮,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能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复古,而是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甄选,将一些虽然在古代具有正向教育意义,但是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符合当前价值观念的历史文化内容排除出去,摒弃消极因素,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更加贴合当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便于其更好地接受和传承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对于外来文化也不能盲目否定,要辩证取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利用,继承积极思想,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读写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认识的汉字还不多,不能利用汉字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要讲究方法策略的,可以从汉字字形的发展变化着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发现,6—13岁正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顶峰时期,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合理利用追溯字形变化和字本义的方法进行识字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初步认知。在汉字储备达到一定数量后,学生对文章、段落的理解能力才能提高,更好地理解古诗文及文化现象中所蕴含的知识哲理。

2.激发兴趣,培养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好奇心的持续定向表现,因此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创新教法,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热爱,将传播知识的过程变为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体验过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国传统文化中可用于寓教于乐教学的故事众多,合理利用这些历史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事半功倍。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爱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3.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语文课堂又是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科学合理引入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利用黑板报、小展板、手抄报、展示栏等讲述传统文化故事,营造语文课堂中的文化气息和氛围。除了课堂教学外,丰富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文化展馆、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和蕴含的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讲故事比赛、表演节目等方式使学生融入历史情境,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三、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的举措

小学语文的课文类型多种多样,包含诗词、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这些文章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时,也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1.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学内容,古诗文历史悠久,精品力作灿烂丰富。新课程改革加重了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要根据诗文内容,借助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优美的文字意境中汲取文化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师生互动,可以通过开展诗词朗诵比赛、读读背背等活动,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成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历史故事,蕴含着知识与智慧。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成语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成语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教学,并在学生积累一定成语量后,开展成语排排队、成语接龙等益智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成语的含义,提升语文素养。

3.现代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现代文教学表面上看与传统文化关系不大,但确是弘扬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教师在现代文教学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知识拓展。例如在讲解《有趣的汉字》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汉字的演化过程,使学生在现代文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地汲取古代文化知识。

4.作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在作文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传统节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引导学生进行以“感恩父母”

“弘扬传统文化”“我的好朋友”“尊敬师长”“红领巾”为主题的作文创作。作文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思想结晶,教师在作文课上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使其理解文化的内涵与真谛。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深入融合到课堂之中,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探究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着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英《吟诵经典气自华—浅谈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合》,《小品文选刊:下》2019年第6期。

[2] 鲁周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浅谈小学生经典诵读》,《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8期。

[3] 李瑞华《论孔子的美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4] 李春林、周永、佳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山文化研究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定州日报》2015年1月20 日。

[5] 赵福楼《语文课程建设的校本化与特色化—浅谈在深化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程群建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有效结合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