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爱莉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哑柏镇中心幼儿园,陕西 西安 710400)
幼儿园的工作任务就是要通过对幼儿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个任务,我们坚持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入手,把幼儿德育工作渗透于日常的保育和教育之中,帮助幼儿从基础做起,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其通过良好的道德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是人终生教育的基础,幼儿德育工作也应当从基础抓起。由于幼儿年龄段特点及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原因,幼儿德育工作具有明显的基础性、感知性、情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则是幼儿德育工作的基础。
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入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事一物做起,幼儿看得见,记得清,做得到。日积月累,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入手,利于营造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教育者(家长、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习惯,要培养下一代具有良好道德素养,教育者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方能促使幼儿成长环境得到改善。
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入手,有利于儿童的持续成长和发展,幼儿阶段的良好行为经过不断强化,形成习惯,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得到发挥,甚至可以终生受益。
因此,在日常保育和教育工作中,我们着力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入手,启迪幼儿的道德素养,使其从小步入正轨,少走弯路。
幼儿德育在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位置,也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幼儿园实际,力求科学并富有实效。按照“境界要高,起点要低,要求要严,训练要实,注重渗透,潜移默化”的原则,我们发挥常规教育的德育功能,并不断探索幼儿德育教育的科学方法。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按照大中小班的不同要求,纳入德育教育的相应内容,并将其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制定出幼儿一日行为流程表,天天如此,遵照执行。通过教师教学讲解、组织游戏等进一步得到强化。
我们通过组织幼儿游戏、文艺表演、出外参观、现场练习等活动,吸引幼儿踊跃参与,并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使幼儿学会认识事物,增长知识,萌发和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我们组织孩子郊游、学雷锋做好事,进行垃圾分类、废品回收再利用,组织孩子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无不渗透着德育内容,使孩子们“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在我们的教育中得以巩固、发挥。
父母、教师和同伴是生活中幼儿最接近的人,父母的言行对幼儿影响最深刻,也最直接,在幼儿道德品质形成中具有决定意义,其中父母的行更重于言。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最有威望的人,良好的道德行为是幼儿模仿的典范,幼儿集体生活中的榜样,是幼儿最为亲切的、乐于模仿的行为标准。
适时表彰鼓励。中一班幼儿童童聪明、好动,但非常调皮,经常捣乱,家长也十分头疼。我们在教育时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只要有一点机会都会抓住,及时鼓励,使他在鼓励声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聪明、好学、爱劳动、有礼貌的好孩子。
轩轩小朋友入园时胆小、口吃,一急就要小便,平均每十分钟一次。我们不歧视他,给他更多地关心和鼓励,教他说话的方法,引导他大胆表现,在鼓励声中,孩子逐渐成为一名学习、说话、表演均出色的幼儿。
根据幼儿德育德情感性特征,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避免空洞的说教或者强迫命令的生硬方式,而是自觉坚持,正面引导,动之以情,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求教师做到“四心”,即:爱心、热心、细心、倾心。对幼儿有爱心,对工作要热心,管理和教育要细心,为所有在园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服务要倾心。
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及时克服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当发现幼儿有不良的性格行为时,千万不能嘲笑、讽刺、挖苦或者训斥的态度对待,更不能体罚幼儿,这样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应当用心平气和的口气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指出不良行为的结果,必要时还要与其家长取得联系,以便互相配合,帮助孩子及时改正。
大一班有个幼儿好奇心强,将同伴的一只银镯子拿回家去,老师知道后,耐心地给孩子讲不能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因怕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及言语伤害幼儿,给家长讲发现问题如不及时纠正的严重后果和教育方法。第二天,孩子将镯子还给了朋友,并礼貌地说“对不起”。
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的良好品德不可能通过听一则故事,做一次游戏就能形成,即使某一良好品德已经萌发、形成,也很难永远不变地保持下去,因为幼儿的情感很不稳定,很容易与外界发生共鸣,这就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贯穿于日常行为习惯、社会交流与人际交往中,幼儿一日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可以成为德育课堂。我们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有效地开展幼儿德育工作,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