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必修模块教学实施的策略探究

2020-12-06 10:07陈欣欣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陈欣欣

摘要:随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生音乐教学以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普及为立足点,以模块教学为抓手,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为导向,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本文通过对高中音乐必修模块实施的策略探究,全面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必修模块;核心素养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叙述为:“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一脉相承,同时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出的思想性、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把“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层面作为学生音乐全面发展和音乐素养构建的必备能力。同时以模块教学来划分成为最大的改革亮点。新版课标中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是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樂与戏剧”为六大必修模块。如何将新课标对音乐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到音乐课程、课堂、课题、课业、课后之中,这是对高中音乐教师面临新的课题、问题与挑战,本文将从高中课程方案提出的关联性为切入点,阐述和整合必修模块实施的重要意义,以探究新课程标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高中音乐必修模块教学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高中音乐必修模块教学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音乐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在新形势下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多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更是满足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二)高中音乐必修模块教学是新高考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通过高考指挥棒来撬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端培养模式的变革,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计、学校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地成长,为学生成才、国家选才作出应有的贡献。高中音乐教学课程的变革要顺应新高考变革和音乐人才培养的需要。音乐人才培养应从课程抓起、课堂突破,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核心素养为抓手,以模块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将成新常态,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并举,从而撬动了中学音乐育人模式的重构,倒逼中学关注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高中音乐必修模块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通过音乐必修模块加强美育功能,注重情感体验;强调实践感悟,激发音乐潜能;弘扬民族音乐,融合多元文化;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学生需求;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在模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为导向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

(四)高中音乐必修模块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需要

加强和改进高中音乐教学和美育,应通过模块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性、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音乐文化知识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音乐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同时发展学生音乐审美力、表演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音乐学科得天独厚的文化宝藏使得其在美育过程中学会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责任与担当,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通过模块内容的融合,对现有教师资源、模块内容、手段、方法、策略进行主题整合,开齐开全模块内容。

二、高中音乐必修模块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以音乐特色为依托,建设一体化模块平台,打通藩篱

一直以来,西乡以“引领宝安、示范深圳、辐射全省、放眼全国”作为艺术发展规划目标,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师生成功成才”为办学理念,倾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艺术特色学校。学校大力发展音乐特色教育,作为差异化办学的思路。学校以新课程音乐必修模块为引擎,建设一体化模块教学平台(即模块教学一体化的运作机制,项目化操作机制,系统化融合机制,特色化课程机制,科学高效的考评机制等等),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凝聚队伍智慧,理顺模块运作,提升业务技能,丰富课程选择,促进学生发展,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

(二)以课程创新为基础,推动内涵化课堂教学,分类实施

高中音乐课程以新课标和音乐素养为核心,西乡中学以音乐鉴赏等六大必修模块教学为抓手,以素养普及为标杆,做实素养普及底基,做精社团提升技能,做强精英高考出口。依托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落实“双百”目标。所谓“双百”,即100%学生艺术素养得到普及,100%学生掌握至少以上一门艺术技能。学校编撰了六大模块互融互联互通互补校本教材,材料突出两大特色:一是注重六大模块“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层面的融合;二是以单元结构或主题内容为结构,汇集音乐内容表达类似、地域接近或风格类似的作品集合。内容涵盖高中三年学生在各个阶段所具备的音乐素养和技能,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民族基因的创新型音乐人才。同时立足课堂,让课堂成为实施音乐核心素养的最佳落点,对音乐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对音乐文化理解深度解剖,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学校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打造项目化模块课堂,研究并实践“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模块样板课型,丰富多元化、多类型素养菜单式课程供给,分块分类分层实施,提高素养普及面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个性发展

音乐教师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西乡中学着力培养以“工作室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优秀教师参加”,具有“塔高、中厚、底宽”与六大必修模块教学相匹配的音乐教师队伍。为打造专业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教师队伍,从以下三个途径提升教师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一是依托两大工作室。学校拥有宝安区“钢琴和声乐”两大特色教研工作室,成员全覆盖所有音樂教师,通过课堂示范、模块培训、专题讲座等培养形式,已优化出一支年富力强、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和业绩突出的与模块教学相匹配的师资队伍,成为专业的精英、业务的能手。二是依托三级平台。学校搭建“对上链接专业高校,对中连接全国名校,对下贯穿小学初中”研训教一体化平台,通过星海、广美等高等院校研训提高格局、省内外艺术名校交流打开视野,小初基地宣讲交流提升层次,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的品质、品位和品牌。三是依托两大课题。通过深圳市立项课题《基于融合的高中音乐必修模块实施与推进的策略研究》和宝安区课题《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策略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以课题为立足点,解决课堂的瓶颈;以课题为切入点,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四)以活动创新为舞台,打造特色化活动品牌,扩大影响

音乐活动是形成音乐审美、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让核心素养向课后延伸,学生通过音乐活动体验,进一步加深和固化审美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一是擦亮音乐品牌,特色活动促发展。学校各类社团和第二课堂不断补充丰富、各类艺术节和音乐专场展演持续体验强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二是家校合作育人,连接素养和高考,形成“家校资源互联,育人渠道互通,成人成才互赢”育人模式。三是构建跨界协同音乐共同体,与社区、深圳歌舞剧院等协同,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共享育人资源最大化。

高中是音乐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是学生核心素养落实落地的关键,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要不断加深对六大必修模块课标、课程、课堂、课题、课业和课后各环节理解与探索,不断丰富课程选择和课堂教学的内容,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运用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冯巍巍:《高中音乐课程核心素养落实的实施路径》2018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核心素养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