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霞
摘 要:数学越来越成为学生的软肋,因此探索一套有别于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新模式显得十分有必要。在教师授课之前,学生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别或者说兩种状态,其一是课前已经做了相当程度的预习,对将学的新知识点了然于胸、自在坦然;其二是到正式讲课时方才翻开课本准备接受新知,不免茫然,二者的学习效果当然也会高下立判。因此,探索构建小学数学课堂上先学后教式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师授课的不二之选。
关键词:先学后教;小学数学;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循序渐进
小学数学相对基础,逻辑性、空间性、复杂性较为初级,因此只要方法得当,学生完全可以在数学科目上取得突破。教师应当鼓励课前先学,即便只是略知一二,也聊胜于无。这种情况下教师授课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讲授知识点,集中主要时间解决主要问题。因此课前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可以作为先学后教这个不二法门的钥匙,当与新知识有初步接触之后,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将小学数学一举拿下。
一、先学后教,使学生有备而无患
先学后教中的“先学”,就其内涵而言是在强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先入为主,采取自助学习、学生联动等新型课前学习方式。先学后教中的“后教”,在于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课前学习知识,教师课上抓住重点、疑点、难点,以一种协助者、服务者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教学过程中也会更加有的放矢。
举例来讲,我在讲授“小数乘小数”时,有道习题“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经过分析可知,小数乘小数得出结果的关键一步在于列竖式计算时单位是否对齐、保留几位小数点。当学生“先学”之后,对这两个关键步骤自然会慎之又慎,即便在面对老师没有讲解过的新知识的时候,也不至于乱了阵脚,可以做到从容不迫,也有助于增强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成绩,使数学不成为学科中的短板,而成为拿分的强项,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以学定教,具有针对性的授课
以学定教通俗来讲就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其立足于自身实际,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一个求取真知的闭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学生自学后没有能力克服的困难,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点拨,为学生答疑解惑。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充分利用每分每秒,针对学生反映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因学习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化问题,可以采用学生联动,先会带动后会的策略,争取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举例来讲,我在讲授“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有一个知识点“1.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3.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一部分学生三个知识点都掌握了,一部分学生对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在做试题时就会遇到困难,我根据反应最多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争取将重点、难点讲得透彻,既通俗易懂,又深刻凝练,这样困扰学生的难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以学定教,应是如此。
三、当堂训练,循序渐进突破桎梏
当堂训练是学生由汲取新知识到运用新知识的一个良性过渡,只有将新知识通过测试训练加以运用,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有所得。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水平要求,教师应当根据课程进度与学生总体水平,科学化、细致化地设计好自学检测题,这些检测题要有一定针对性,既不能剑走偏锋使学生做不出来而丧失积极性,也不能过于容易使学生麻痹大意,应遵循循序渐进、难易恰当、统筹兼顾的原则。从长远来看,还应注意知识点的连贯性、衔接性、过渡性等,因为只有当知识点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更有利于理解与学习。
举例来讲,我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ah,即底边乘以高。在实际做题过程中,除了直接利用公式求面积之外,还有穿插着数乘和单位换算知识的试题,如“有一块麦田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250米,高是84米,共收小麦14.7吨。这块麦田有多少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这样的自测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知识,还可以串联起数乘和基本的面积单位换算,一箭三雕。
总而言之,先学后教可以让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做到心里有数、心中有底,在听数学课时会将精力有针对性地集中到不了解的知识点上,先学后教的“先学”,在学生这里如果得到恰当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在先学后教模式下,教师授课时针对性会更强,对重点、难点、疑点的讲解也会更加透彻,同时兼顾水平不一的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们感受到乐趣与信心,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沟通交流水平,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谓是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范薇.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2]赵小平.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J].小学教学研究,2009(10).
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第十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