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树升
摘 要:近年来,合作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与青睐,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和活力。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科学划分小组成员、布置课堂讨论任务、优化课堂评价环节三个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合作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合作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合作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具体指的是教师将学生从原本个体分离的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性关系,以全面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所以,每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合作教学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剖析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进而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建构更为科学稳定的合作教学模式,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助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一、科学划分小组成员,奠定合作学习基础
小组成员的划分是实施合作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握好这一环节才能让每个学生的能动性都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摆正对合作教学的态度和认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包括他们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在此基础上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标准和原则来进行科学的小组划分,保证每个小组包含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此外,教师还应做好小组内部的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更具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以往的小组合作教学通常由学生们自由结组,这种分组模式导致每个小组的平均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所以,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做出了调整,首先,笔者利用课前时间对学生们的学习水平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在分组过程中,笔者会在每个小组中安排一至两名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负责担任小组组长,对小组学习过程进行带领和监督。这样,笔者通过科学划分小组成员,奠定了合作学习的基础。
二、布置课堂讨论任务,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通常来讲,学生合作讨论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要思考和探究的任务。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内容都适合用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否则会事半功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对语文课程知识进行全方面、深层次的研读,以此来为学生们设计、布置充满启发意义和探究意义的讨论任务,并选择适当的时机以问题的方式来向学生进行展示,以引导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合作动机,促使学生们可以主动地在小组内展开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最终在合作中找到完成任务的方式和途径。
例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提前划分好的小组对课文进行阅读,体会课文结构,阅读结束后,笔者再从课文中提炼一些任务,让学生们围绕任务展开讨论。任务下发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时间,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中,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则会在各小组中巡回,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情况,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这样,笔者通过布置课堂讨论任务,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三、优化课堂评价环节,鼓舞学生讨论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保障,对课堂评价的优化能够保证合作效果的提升。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提高对课堂评价的关注与重视程度,改革过去以学生个人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最终结果,适当增加小组自评和互评的内容,以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进而鼓舞学生的讨论热情,让学生可以从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珍珠鸟》时,很多教师在课堂中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实际上,课堂评价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筆者对课堂评价环节进行了优化,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表现对学生们进行评价,让学生们点燃学习热情,再如,笔者会以各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之间形成竞争关系,促进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以此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这样,笔者通过优化课堂评价环节,鼓舞了学生的讨论热情。
总而言之,合作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是教师革新教学策略的直接体现,是通向高效教学的必经之路。因此,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需要顺应教育发展和变化的步伐,直面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和不足,对症下药,通过科学划分小组成员、布置课堂讨论任务、优化课堂评价环节等策略的运用,来推进合作教学方法的实践运用,完善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唤醒学生的认知和潜能,最终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惠娟.初中语文教学运用合作学习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27):176+178.
[2]贾康.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方式教学研究[J].才智,2017(25):46.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者保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