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陈 莹,樊 榕,何晓欣,马 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内科疾病,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口齿不清以及肢体瘫痪等,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大脑中动脉栓塞、颅外颈内动脉狭窄以及脑动脉痉挛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既往临床常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其中rt-PA溶栓治疗主要通过将纤溶酶原激活,起到促进梗死部位纤维蛋白分解并恢复血供的效果,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作为一种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可通过抑制脑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有效降低脑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因子导致的脑损伤,二者单用时均取得良好疗效;而部分学者提出将二者联合使用可最大化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提升AIS患者临床治疗效果[3]。但目前关于将二者联合用于治疗此疾病的相关报道并不多。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6~63岁,平均(55.24±3.27)岁;合并高血压13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20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7~66岁,平均(55.21±3.29)岁;合并高血压14例,高脂血症13例,糖尿病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西医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4]中有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②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辩证标准,辩证为风邪入中、气虚血瘀症,主症:手足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次症: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脉:舌质黯淡、舌薄白、脉浮数或沉细。③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④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溶栓禁忌证;③恶性肿瘤患者;④对本次实验所用药物具有过敏史;⑤治疗依从性不高。
1.3 方法 两组入院后立即予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并依据患者病情予以减轻脑血肿、降血脂等治疗。基于此,予以对照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具体内容如下: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 H & Co.K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60054,规格:20 mg/支)溶栓治疗,剂量标准: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先将总剂量的10%于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1 h内采用输液泵(深圳圣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SN-1500HR)静脉滴注;溶栓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等生命指标,30 min/次,溶栓治疗后1 d重新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确认颅内无出血后予以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20024,规格:5 ml/支)静脉滴注治疗。用量:取5 ml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稀释,1次/d,使用期间应严格控制滴速,患者第1次使用时滴速应为10~15滴/min,30 min后无不适可适当加快滴速,但不应超过30滴/min。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血清指标。①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测定,其中NIHSS具体内容包括意识水平、肢体功能、感知功能等,得分与患者神经受损程度呈正相关;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中0分表示无症状,1~5分表示患者神经受损逐渐加重,6分表示病死;②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估,其满分为100分,得分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呈正相关;③采集两组早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提取出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沈阳万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型号:OTA-400)测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采用固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氧磷酶-1(PON-1)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两组治疗前NIHSS、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NIHSS、mR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且观察组浮动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2.2 血清指标 两组治疗前hs-CRP、PON-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hs-CRP水平下降,PON-1水平上升,且观察组浮动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指标对比
AIS在传统医学中属于“中风”、“中经络”以及“偏风”等范畴,其主要病因为情志郁怒、心火暴甚引发卒中,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引发肝风,故中医学治疗此疾病时主要以活血通络、祛风养血为主[6-7]。既往临床常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及rt-PA静脉溶栓治疗,其中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具有活血通络作用,而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恢复卒中部位血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8]。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
本研究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用于治疗AIS患者,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血清指标改善情况。血清指标包括hs-CRP与PON-1,其中hs-CRP是一种炎症反应蛋白,研究证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CRP远高于正常水平,其与AIS病情进展程度相关;而PON-1是一种钙离子依赖型酶蛋白,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PON-1低于正常水平,同样提示其可反映AIS病情严重程度[9]。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两组NIHSS、mR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治疗2周后两组hs-CRP水平下降,PON-1水平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表明AIS患者采用二者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改善血清指标。分析其原因,静脉溶栓是目前医学证实治疗AIS最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卒中部位血供以及修复神经功能损伤,其主要治疗原理为溶栓药物进入体内后,与血栓中纤维素结合形成纤维蛋白溶酶,其可有效促进卒中部位纤维蛋白分解,最终起到恢复卒中区血供的作用[10]。本研究中所用rt-PA为第2代溶栓药物,相关研究已证实其为溶栓治疗AIS的最佳药物[11]。研究中所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由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组成,主要功效为活血通络[12-13]。相关研究显示,银杏内酯A对于胆碱能损伤记忆功能具有显著恢复作用,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银杏内酯B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其可通过抑制脑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有效降低脑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因子导致的脑损伤;银杏内酯K作为一种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可有效减少脑神经细胞损伤并减少组织坏死[14-15]。故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可发挥二者各自优势,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以及血清指标。
综上所述,AIS患者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rt-PA溶栓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改善血清指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