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惠娟
【摘 要】 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遵循认知规律,理解知识意蕴,渗透数学思想;二是从例题“二次开发”着手,设计学习路径,明确数学本质;三是寻觅思维活动轨迹,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数学素养。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教学设计探索及评析为例,探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教学主张。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教学启示
在2018年县片区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1)”的展示课(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在编排上通过两个例题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但例题的设计没有相关性,加大了学习难度,不利于学生抛开数学现象看本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笔者以此为据,设计了一节探究活动课,课堂效果良好,受到了听课老师和评委的一致好评;并且本节教学设计在第七届全国新世纪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本文现就这一教学设计,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教学主张。
1.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解集,为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由于教材在本节课例题的设计上关联性不足,加深了学生学习难度;而本节课的内容对后续学习解不等式组起到了重要的承接作用。并且整个学习过程涉及的类比、化归和数形结合思想对学生思维的提升、后面的学习也很重要。故本节课要注重对教材的处理,不仅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更大的收获,在数学核心素养上也有更大的提升。
2. 教学目标
(1)明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
(2)熟练掌握简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并能将其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悟类比、化归思想。
3. 教学内容与评析
第一环节 回顾导入,引出新知
活动1:回顾导入
(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举几个例子
(2) 回顾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都有哪些?
“活动目的”:先复习已学知识,为引出新知识做好准备,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进行变形的重要依据就是不等式的性质;同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对应不等式的解法很相似,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求解。
活动2:引出并剖析概念
仔细观察下面的不等式:6+3x>30,x+17<5x,x≥5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点?
活动3:巩固概念
1. 下列式子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吗?
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并说出每一步所用的方法及依据。
3-x<2x+6
“活动注意事项”:此方程求解过程较简单,直接用PPT演示;每一步的步骤名称及依据,需引导学生回顾。
活动2:将上述方程的“=”改为“<”,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类比对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求解,最后将用数轴表示它的解集。
3-x<2x+6
“设计意图”:以一步步“变形”引入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同时明确每一步的依据,以便后面求解复杂的不等式时能够得心应手。
“活动注意事项”:这个不等式的求解有两方面要强调,第一方面:第一步多数学生采用不等式基本性质1分两步完成,如何引导学生明白这个部分,可以采用“移项”直接处理;是这一步的关键点也是难点。第二方面:最后一步“化系数为1”是学生的易错点,通过收集学生的错误类型,重点强调。
活动3:提高难度,对3-x<2x+6进行变型如下,求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并说出每一步所用的方法及依据。
“活动目的”:提高难度激发学生求知欲,为解复杂的不等式做铺垫。
活动4:将上述方程的“=”改为“≥”,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类比对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求解,最后将用数轴表示它的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