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小学生语文识字、记字等教学效果。基于此,如何加强情境教学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效果;运用
随着国学教育的不断强化,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国学教育学习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提高语文学习效果,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最初来自英国,20世纪20年代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系统。20世纪中期,法国知名教育学者古根汉等人提出了情境法,主要是借助了图像、幻灯片等方式,构建虚拟的情境。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是视听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二、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情境凸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三是情境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识字热情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步入识字学习阶段,学习能力较弱,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情境教学,以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媒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知识。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识字一教学《场景歌》时,教师通过设置郊外、公园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公园、石桥、队旗”等生字、词语含义,然后再去探究生字的写法、记法。另外,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对汉字进行生动诠释,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例如:在学习识字二《树之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将一些枫树、梧桐、银杏等植物的树枝带到课堂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然后逐步过渡到课文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小游戏,并适当给予一定奖励,如看物写字,教师拿出一些植物的实物或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实物或图片内容写出植物名称,答对次数多的学生可以得到糖果或贴纸之类的小礼物。这样的游戏情境教学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降低识字学习难度
小学低年级阶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要学习千余个汉字,这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单纯记忆,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慢慢被消磨殆尽,甚至可能对识字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为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教学方式,降低学生识字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情境教学法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情境,生动演绎文字,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记忆效果。例如:在教授二年级下册课文《千人糕》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农民田间种植稻子;用甘蔗汁大锅加热熬糖;制成米糕包装、送货、销售”等多人参与劳动的情境图片渲染,让学生体会日常吃的米糕,爸爸为什么叫它“千人糕”。那么这课的生字教学,就可以采用大量随堂识字,边出图片边学习生字,将生字与景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具象化情景对本课字词有更直观的感受,深化学生的识字和记字。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识字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一个字怎么读、怎么写,而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汉字意思后进一步了解其深层含义。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把汉字的意思告诉学生,学生被动地听,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导致出现记得不牢的问题。通过情境创设,汉字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还能引发学生在情境中对汉字进行进一步解读,思考汉字深层含义。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学习《揠苗助长》的故事,小学生可能不认识“揠”字,这时教师可以把“揠”字挑出来进行讲解,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深层含义。此外,教师还可组织成语竞赛和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将书上看到或是在生活中听到的一些成语、寓言或童话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学生讲述完故事后,教师要针对故事中的生字、词进行引导探究。这样不仅能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成语积累量,使其更好地识字,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四、再创情境留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一堂好的语文课,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并不意味着内容也随之结束,也许是学习的知识得以延续,也许是新的学习的开始。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再创情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继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将语文延伸到生活中去,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中的语文。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植下绿色的种子,不断探尋国学的深奥和魅力!
作者简介:
冷美丽,女,汉族,1978.04.01,山东青岛人。工作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富源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