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斐
(浙江省嵊州中学 浙江 嵊州 312400)
历史时空观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因素,是指通过史料的作证辨析来对特定事物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观察分析,并做出理性评判的一种态度和能力。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新标准》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追求构建具有多元化、多样化、合理化、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加深对历史的认知,注重独立思考与深入探究,与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开展合作交流,做到听取他人的意见同时保留独立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历史时空观在学生历史学习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足以证明在高中历史复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历史时空观念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性。
历史深度学习是一种深入的探究性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历史的深度学习也是一个持久性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原有的历史学习基础上学会不断地辩证与创新,在新的情境中探索解决问题不一样的途径和方法。而历史时空观的进阶将帮助学生养成记忆历史人物以及事件的发生时间、背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有价值、最重要的知识内容,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历史复习的深度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学生时空观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就可以结合这些知识来构建历史时间框,让历史事件像血管脉络一般镌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彻底摆脱“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式,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完善学生的历史思维。另外,历史时空观的进阶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情感与感悟能力。在历史的漫长岁月中,拥有过无数的金戈铁马、快意人生,但学生却不能够透过一页页的文字去倾听历史的声音,这也是现代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历史时空观的进阶就能够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的背景下,深入探究历史人物和发生的历史事件,从历史和现代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就能有效增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与感悟能力,促进学生的历史深度学习。
2.1 构建时间框,借助坐标法帮助学生直面认识历史。历史是一门具有“过去性”的学科,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流失的时间都在按照既定的时间轴缓慢的向前发展。而帮助学生进阶历史时空观与提升复习学习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构建独属于学生的历史时间框,借助坐标法帮助学生直面认识历史中发生过的事件和曾经存在的历史人物,将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地点这些因素串联起来,让历史学习不再只是对所谓“知识点”进行枯燥的背诵记忆,构建时间框、借助坐标法才能提升学生的历史复习学习效率,进阶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例如: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部分的复习时,时间框中时间线的发展和坐标的大事件应该是:大战的爆发、战争的过程、同盟国的瓦解和战争的后果。教师将其中主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按照时间线列举出来,比如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事件是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国之间的矛盾,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塞尔维亚的国都萨拉热窝被枪杀,时间是塞尔维亚国的国庆日——1914年6月28日;德国与奥匈帝国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理由,与意大利结成同盟国,而英国、法国和俄国则结成协约国,彼此之间为了重新瓜分领土抢夺资源而争战不休,期间三十多个国家参战,15亿人口被迫颠沛流离,但随着协约国在战争中逐渐占领上风,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最后在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究以同盟国的落败拉下帷幕。
2.2 巧用图示法,整合地图法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历史。历史所记录的不仅仅是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在不同的时期过个国家、地区之间的领土和领域也在发生着变化。高中历史课程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巧用图示法、整合地图法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地理位置、领土变化、地理环境等等信息来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变化,这对学生历史空间观念的进阶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也很有帮助。
例如: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部分的复习时,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了二战之后战败国和战胜国分别在国家领土上做了哪些调整。比如德国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因为一战的失利早已经失去了全球的殖民地,在二战继续落败之后,又将东普鲁士划分给了波兰和苏联,其中德国境内和东普鲁士接壤的但泽成为自由城市;日本同样失去了所有殖民地,并且割让北方四岛给苏联;我国的领土变化则是失去了外蒙古,但外蒙古并没有归属于任何国家而是独立立国;在南亚大陆则新成立了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国;德国将柯尼斯堡划分为苏联的加里宁格勒,并且将与波兰的边境线向境内推移,用以补偿波兰在东部的领土损失。教师将二战前和二战后各个国家的地图进行对比,通过地图帮助学生对历史的时间和空间有进一步的认识,让历史时空观的进阶与学生的复习学习相辅相成。
2.3 采用左右图轴,活用思维导图构建多维历史学习空间。所谓多维历史学习空间就是指在三维空间的坐标轴上,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受到了时间、空间和很多其他因素的多方面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一观点传递给学生,指导学生在探究历史事件时要从更多方面去思考,了解事物也不能只看一面。结合左右图轴与思维导图,这样开展历史复习教学的好处是可以完善学生历史学习逻辑思维,让学生发现和第一次学习时不一样的地方,对调动学生的复习学习兴趣也很有帮助。
例如:在进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一部分的复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伴生现象,在此次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欧洲国家世界地位开始下降,美国与苏联等国家的世界地位出现上升,甚至一度支配世界。而经济危机对每个国家带来的影响都不一样,以日本为例,由于日本当时狂热的封建军国主义,面对经济危机时他们采用的是“以战止损”的方法,更加疯狂地开展对东南亚列国的侵略,希望通过战争获取更多的金钱和资源。但事与愿违,由于加快侵略的步伐导致军费开支无底线扩大,反而造成了日本国内更加混乱的经济形势,但借助协约国的优势,日本最终在一战中获取利益从而稳住了国内局势。
2.4 利用表格法,整合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减缓复习难度。表格法是指将繁杂的历史知识通过类比、归纳、总结等方式进行记录,从而避免学生出现记忆混乱的问题,提升学生复习效率的一种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的同时,也要注重将一些简单有效的复习小技巧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整合学习路径,这样才能真正减缓学生的复习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又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的目标。
例如:在进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部分的复习时,教师将表格法传授给学生,并且带领学生对这些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比如以奴隶贸易中心而闻名的戈雷岛,戈雷岛的历史十分长久,按照时间线最早可以追溯到1444年,葡萄牙人是最早的发现者与占领者,随后又经历了荷兰人和英国人的占领,最后在1677年法国人占领此地,并发展成了最大的奴隶交易中心。教师帮助学生按照时间进行表格归纳,将戈雷岛统领者的变迁和发展详细记录下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并在复习学习的过程中进阶学生的历史时空观。
3.1 时空观培养不够深入。在目前的高中历史复习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深受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总是把提高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没有认识到时空观对学生历史学习带来的帮助,难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入贯彻到教学中。
3.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到高中历史教学中也同样适用。但由于受到繁重的升学压力、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当代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正在不断下降中。
3.3 课堂的教学模式呆板。在目前的高中历史复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凸显,只能在教师的安排下亦步亦趋地进行着枯燥的复习,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也不够充裕,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时空观的培养造成了阻碍。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既是顺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高中生历史复习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巩固记忆,明确历史时间与空间划分的具体标准,结合历史史料的佐证来构成独属于学生的“历史时间框”,这样才能既保证学生的复习学习效率,又能够使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在复习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为学生未来长久的历史学习与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不仅如此,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情况和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来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翻转课堂等等五花八门的教学方式,用高质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