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2020-11-25 22:59:23郭垣峰
名师在线 2020年24期
关键词:历史事实史实课程标准

郭垣峰

(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福建宁德 352100)

引 言

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是高中历史课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新时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现代高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指引高中生加强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在教学中渗透历史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一、历史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历史价值观是坚持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积极追求中凝练形成的价值取向,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价值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学生要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其中,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要求着重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促使学生根据现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形成鲜明的家国情怀和集体意识。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则强调学生要结合具体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自身良好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敢于挑战,将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践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逐步培育健全的人格[1]。

二、高中生历史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历史学科学习

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能认清、辨析各种历史事实和现象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公平正义与否等,端正自己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态度,能把在历史学习中所获得的认知积极延伸至对现实中自身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正面认识上,能从历史学科中获取丰富的、有益的知识和营养,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二)助推学生历史素养培养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积极渗透历史价值观教育,能指导学生学会成熟、理性地对待历史话题和当下的现实社会问题,帮助他们塑造美好人生;能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和素质,顺利促进高中生健康全面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价值和思想观念基础。

三、高中生历史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钻研课程标准,引领培养方向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渐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促进个性特质的健康发展。教师必须细致钻研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学情和发展需求出发,引导学生融入历史课堂,适时渗透历史价值观教育,逐步培育他们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增强其历史意识,激励他们从历史中获得成长经验,明晰人生价值和行动目标。教师只有深刻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并做到胸有成竹,为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做到有意识地关注高中生的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学好历史,汲取历史智慧,开阔探知视野,促进其进行有效的历史学习。

(二)优化互动议题,渗透史观教育

教师应创新历史教学方法,设计并运用师生对话互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型等多元、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这些对渗透历史价值观教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开展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何认识五四爱国运动”“从五四爱国运动中充分体现了什么样的历史价值观”等议题,在引导学生积极回顾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使其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开展深层的探讨分析,从而加深对历史史实的感悟和理解。

(三)精选史实素材,提升培养成效

为了增进高中生理解、领悟历史价值观,教师必须借助丰富的史实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在情境中深入学习历史,深入感受、体悟学习历史学科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和认同。

教师在选取史实素材时,必须注重材料的价值性,要仔细分析其实用性。具有教学参考和利用价值的史实素材应符合这些重要的教学要求:首先,所选素材必须符合史实,准确真实;其次,要契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实;再次,要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改掉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要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有利于激励学生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从历史素材中获得学习启示,有效指导自身的生活和实践。

在选取历史素材后,教师必须结合高中生的学习思维发展特点,精细、周密地做好史实素材的优化组合,组织、设计具有条理性、梯度性的教学步骤和环节,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参与历史课堂学习。这样,借助丰富多样的史实素材,能为学生搭建起理解、感悟历史事实的阶梯,使他们在有效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又深化对历史事实和现象的理解,促进了自身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习素养的提升。

(四)巧借典型事件,建构新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特别强调要借助典型的历史事件,在对历史事件的剖析中有效建构新的历史价值观。教师适时将历史事件教学与历史价值观教育相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价值观核心内容的领悟,使其在深刻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建构并形成新的价值观。教师可利用典型的历史事件创设教学情境,能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来龙去脉,进行历史反思,积极尝试对历史事实进行判断,体验探索历史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必修一“鸦片战争”时,为了指导学生充分认识清朝政府的无能表现,教师利用前后两次“鸦片战争”的典型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并恰当引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渗透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引导学生借助古今对比、多向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进行联系学习,得出历史结论。所以,借助历史事件,有助于引领学生回归历史场景,激励学生从历史事实中总结经验,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并顺利将所面临的历史事件和事实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取舍,进而建构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反观历史、明辨是非,解决当下现实问题,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觉悟的新时代青少年。

结 语

正确历史价值观是学生通过历史学科学习而形成的对历史事实和现象的正面评价,并逐渐升华为对自身和现实世界的理性认知,从而有效指导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历史课教学中渗透培养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尝试,探索应用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激励学生顺利养成应有的历史价值观素养。

猜你喜欢
历史事实史实课程标准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事实、价值与情感
学习论坛(2023年1期)2023-04-29 00:44:03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有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军事历史(1995年3期)1995-08-16 03:06:48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军事历史(1993年4期)1993-08-15 08:59:04
关于朝鲜战争的若干史实考察
军事历史(1989年3期)1989-08-21 02:42:36
关于若干史实的考证
军事历史(1984年1期)1984-08-21 06: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