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事实、价值与情感

2023-04-29 00:44:03靳芳菲吴争春
学习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历史价值历史事实

靳芳菲 吴争春

[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历史自信是坚持自信自立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包含着事实、价值与情感三者的共同作用。事实,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由来与内容,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价值,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大历史观视角、人民立场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情感,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和历史信仰。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同时,从情感层面彰显了人民情怀、历史情怀和担当情怀。

[关键词]历史自信;历史事实;历史价值;历史情感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7608(2023)01-0035-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1]。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过程,是坚持唯物史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从事实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创造出巨大的历史成就,这构成了历史自信的由来与内容;从价值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客观认识和评价历史的大历史观,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从情感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民族情感,彰显着人民情怀、历史情怀和担当情怀。这三者构筑了历史自信的内容来源、价值来源和情感来源,涵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

一、事实:历史自信的由来与内容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 [2]。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并提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时代要求。历史自信,包含着认识主体对历史事实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核心内容是党带领人民群众接续奋斗的历史事实。唯物史观的核心认识论在于“实事求是”,只有从事实出发,才能探寻其背后的规律与价值。

(一)历史自信的由来:以事实为范畴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出发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其中,“社会存在”便意味着一种事实存在,以事实为范畴,意味着对事实的把握及其规律的认识。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指出必须在具体的实践中去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3]。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才生发和形成了历史自信的内容由来,构成了历史自信的事实基础。

首先,要明确历史事实是历史自信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将“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作为认识的起点。“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同样也是马克思在考察历史时的本体论起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便是从这一起点出发,考察具体的人的物质生活实践,完成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从而认定历史事实及其本质规律。在这一语境下的历史事实,超越了狭义经验论的事实,是对历史经验的一种整合把握,尤其是在对事物发展的本质把握上,历史事实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与客观性。

其次,要明确历史事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历史。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地将党的生存发展与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的事实,与价值维度紧密相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历史事实不仅包含事实尺度,还包含价值尺度[4]。明确这一语境,就是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以唯物主义的原则与方法认识历史事实,从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客观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史。

再次,要看到贯穿历史事实的主线,明晰历史事实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历史的发展是服从内在的客观规律支配的,同时历史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主观意识的产物[5]。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6]历史事实既包含凝结着主观意识的历史事件,又包含合力作用下的历史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历史事实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始终围绕着历史发展的主线。

(二)事实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科学总结与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意义与历史经验。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决议》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进行了阐述。在这四个时期,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具体实践,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实践上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

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完成不同历史任务,实现接续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历经艰难探索,创立毛泽东思想,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在建设中确立并奠定了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以及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持续奋进,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着中华民族迎来强起来的伟大实践。党的二十大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历史事实,不仅包括党百年来始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致力于解决主要矛盾、完成历史任务,还包括坚持在历史发展中总结历史经验,一以贯之地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首先,党始终坚持加强和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同时,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领导方式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其次,党始终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善于在重大历史关头在政治上、思想上与行动上统一全党,引领与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再次,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唯物史观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客观书写历史、总结历史。

(三)事实的方法:历史自信与实事求是原则

“历史研究的根本意义是把握历史大势、发现历史规律,为当下人的行动指明未来”[7]。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事实内容的形成,是在坚持历史客观性、真实性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形成的对历史客观的、连贯的、统一的认识,是历史事实、历史规律、历史价值三者的统一。“历史事实、历史规律和历史价值被称为历史阐释学建构的‘认识论视阈,是对历史认识的序差递进概念”[8]。对历史事实进行阐释和把握的方法,也是历史认识的路径与根本遵循。从唯物史观出发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阐释,必由之路是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既是客观认识历史事实的方法,更是把握历史规律、建构历史价值的路径。

实事求是的“实事”体现了历史事实维度,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内容的基本出发点。毛泽东曾对脱离客观实际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刻批判:“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9]历史认识不能从主观出发,而应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对于如何判断历史认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毛泽东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10]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内容,是从“实事”出发,在历史的实践和历史认识的实践中不断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实事求是原则的“求是”体现了历史规律和历史价值维度,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内容的逻辑链条与价值立场的重要支撑点。唯物史观坚持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及历史发展的逻辑性与规律性,开辟出一条人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之路[11]。“求是”一方面体现在坚持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体现在坚持在实践中把握历史规律。此外,“求是”还体现着“为谁求”的历史价值维度,体现着评价历史的价值尺度。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以人民的立场评价总结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内容的价值原则。这种价值原则不同于西方中心主义主导下的“价值中立”,而是充分将人民的主体地位作为价值主导,寻求历史认同的“最大公约数”。

二、价值:历史自信的视角、立场与追求

价值,是事实呈现的方式,也是历史认识的视角。同时,价值反映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着研究历史的目的与导向。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从价值维度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视角、立场与追求。从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客观认识和评价历史的大历史观;从立场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将人民至上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与历史经验,同时坚持以人民为历史主体认识历史、书写历史;从追求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的人民史观和世界历史观,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作为自身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

(一)历史自信的视角:大历史观

大历史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客观认识、评价历史时所遵循的视角与范式。一方面,以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来看待历史,“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12],做到以古鉴今、从后思索;另一方面,把握历史的主流与主线、辩证看待前进与曲折的关系,“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13]。这两方面,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上对大历史观进行了深刻诠释。

大历史观的历史本体论,意味着认识历史是从实践出发而非从主观思维出发。在认识和理解历史时,要以广阔的视野进行认识活动,从纵向的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横向的历史发展空间,对历史事件进行把握理解。同时,要明确在长时间、广空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的本体是人的具体实践,必须从客观现实出发认识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往何处去成为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问题,如何看待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在今时今日思考时,一方面,要从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出发,把握当时的国内外局势,将广大人民的迫切需求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要立足于今日的成就来聚焦历史选择,对其进行具体的历史评价。实践,是把握历史的线索和评价历史的关键。大历史观的历史本体论便是立足于历史发展的物质性和客观性、正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遵循人民史观所展开的。

大历史观的历史认识论,在于从整体性、全局性的把握中,客观而非抽象地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探寻历史规律。“历史是集实践条件、实践主体、实践过程、实践结果于一身的整体性存在”[14],认识历史是一种认识实践,是从历史实践的整体性中探寻历史规律的活动。因此,要遵循历史认识论的实践性原则,在认识实践中不断接近真理;要遵循历史认识论的整体性原则,探索作为历史认识价值来源的历史规律。进行历史研究,运用某一种研究范式,也是历史认识中的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道路,从革命史观的研究范式来说,就是从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这就是基于近代中国的历史主体、历史条件作出的科学判断。

大历史观的历史方法论,在于科学把握理解历史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科学归纳贯穿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主线。习近平指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15]大历史观的方法论从整体性、全局性出发,提供了历史认识的发展性视角。在考察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时,不但要从物质实践的本体论出发,还要关注引起事物质变的量变积累及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时,遵循大历史观的方法论,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始终是贯穿抗战时期的主要历史任务,但在抗战的不同阶段,党的策略又不尽相同,这是由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和各时期的力量对比不尽相同。从历史方法论方面,辩证看待历史发展,既需要全局性的视野、发展性的思维,还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把握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

(二)历史自信的立场:坚持人民至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16]。“人民江山说”“人民主体说”围绕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17]。这体现了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坚守,是党奋斗宗旨的深刻诠释,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立场自觉。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本。革命时期,国民党滥发货币,大量开征各种税项,导致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严重的民间负担,使得国民党一步步地失去了民心[18]。中国共产党则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出发,在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上,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家居乡村的国民党军队官兵、国民党政府官员、国民党党员及敌方其他人员,其家庭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及财产”[19]。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从根本上确保人民地位、保障人民利益,党确立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制度保障,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等,从最根本层面确保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改革开放后,党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推进保障民生,使人民的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同时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推进共同富裕,持续推动形成完善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价值立场。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0]党始终坚持马克思的人民主体论、立场论、方法论,承认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始终坚持人民意志和人民利益的至高无上,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始终依靠人民、围绕人民、造福人民;党的历史自信,具有深刻的历史性与人民性。

(三)历史自信的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承载着为当下行动指明方向的作用,历史的价值包含着追求的进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历史自信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是党和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提出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民主革命的任务,在指导革命的过程中,党意识到中华民族面临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标。毛泽东曾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砥砺前行,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带领人民踏上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具备着世界历史的视野,包含着以贡献人类社会为己任的广博情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初心使命的同时,坚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世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强调“中国梦”是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有机统一,中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价值追求,统合了中国人民的发展利益和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利益,不但从我国历史角度出发坚定走民族复兴道路,也从世界历史角度出发倡导合作共赢,这是人民史观和世界史观的有机统一与发展。

三、情感:历史自信的情感支持与历史信仰

中国共产党既是使命型政党也是情感型政党,政党情感对于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2]。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包含着情感支持和历史信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情感支持,展现出对历史的敬畏、对人民的坚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倡导世界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展现出对国家与民族的担当、对世界各国的人文关怀。从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情感支持和历史信仰,主要体现在历史情怀、人民情怀和担当情怀三个方面。

(一)历史情怀:尊重与敬畏历史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蕴含情感发生发展的面相[2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包含着情感史的维度,政党情感的产生是政党和人民双向作用的结果,源自历史性的积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情感维度,首先体现在历史情怀方面。历史情怀不但包含着党对历史的态度,而且包含着人民对党的历史情感。党对历史始终秉承着尊重和敬畏的态度,由此获得了人民拥戴,这一历史性情感涵养着对历史与未来的自信心。

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和敬畏历史,具有深刻的历史情怀。毛泽东曾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和敬畏历史的态度,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4]习近平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25]端正历史态度、正确认识历史,是国家、民族和政党自信的来源和基础,孕育着对崇高理想追求的信念与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敬畏态度,不但包括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客观认识与呈现历史事实,更突出地体现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评价历史等方面。

第一,注重在重要历史关头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主要体现在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上。党的三次历史决议从稳定性和连续性上保持对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科学认识,在总结历史经验中统一思想认识,引领党和人民的事业接续发展。从理论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上坚持鉴往知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次历史决议对历史经验总结的系统性不断增强,尤其是新时代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更加注重强调党的领导及党的自身建设、强调对历史经验认识的自觉性与历史自信、强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立足点总结历史经验,体现出党的历史情怀的不断增强。

第二,注重开展一系列历史纪念活动,坚持对历史的研究和学习,强化对历史的记忆、敬畏与情感。这些历史纪念活动大致可以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会议、纪念新中国成立周年会议、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会议、对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会议等。这些纪念活动和相关讲话精神,一方面,总结历史经验,更加深刻地使历史与当代相联系,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史国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党和人民对历史的情感,不断传承着红色精神与信仰,提供强大的情感支持。

第三,注重从历史经验中凝聚人心,增强历史主动与历史自觉,从历史情怀中增进党的历史自信。党对历史经验总结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于人民而言,只有了解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才能展望国家的明天,坚定历史自信,才能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才能更有志气、骨气、底气。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凝聚人心,使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成为凝结为政党情感的伟大力量,增强党和人民的历史自信和现实自信,体现出党和人民共同及双向的历史情怀。

(二)人民情怀:坚守和依靠人民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根本来源。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是在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对人民的深切情感,也是党和人民双向情感的不断传承。一方面,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人民为中心,动员和组织人民、依靠和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人民对党寄托了重大期盼,始终拥护党的领导,对党信任。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最根本的情感力量,是党领导人民的政治情感保证和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情怀,不忘初心和使命,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以“公心”为情感出发点。自建党以来,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毛泽东曾用“种子”和“土地”来比喻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共产党人是种子,只有依靠土地才能生根发芽;他也曾用“鱼”和“水”来比喻党和人民群众亲密无间的关系,党离开了群众就无法生存。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发展壮大,毛泽东把广大人民群众比喻为“铜墙铁壁”,指出人民是革命胜利的根本力量,只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为人民的利益奋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在回应黄炎培“历史周期率”时,毛泽东说党带领人民找到的“新路”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那就是始终坚持人民监督。邓小平曾指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26]习近平用“时时放心不下”来表达对人民的情感,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时刻作为党的根本任务,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还包括人民对于党信任、支持的情感回馈,人民对党的情感是党奋斗的根本动力。西柏坡的一首民谣“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深切表达出革命时期人民对党的信任、肯定与支持。苏区人民也曾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陈毅曾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时期,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了经济发展、人民富裕,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次实现了党对人民的承诺,不负人民对党的情感与期待。尊重人民地位、坚守人民利益、满足人民期待,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情怀的深刻诠释,依靠人民、回应人民、不负人民,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最核心的情感支持来源与保证。

(三)担当情怀:民族担当与国际情怀

中国共产党的担当情怀,源自始终为世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负责任精神,从历史信仰层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7]。 “坚持胸怀天下”反映出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信仰与价值旨归,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顽强奋斗。从历史发展的视野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民族担当;从世界发展的格局来看,党始终将推动建设美好世界和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福祉作为自己的国际担当,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出党的国际情怀。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毛泽东评价辛亥革命:“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和组织可以依靠的人民大众的力量。”[28]这一认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直接表达出中国共产党必须担当起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确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使中国的民主革命焕然一新,也使中华民族掌握了历史主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担当起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任务,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成为现实,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使人民当家做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文化的不断繁荣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社会发展使得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生态建设使中国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正是由于党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并在实践和担当中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

中国共产党以世界视野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共产主义的信仰追求与时代特征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情怀。中国共产党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为国家的发展争取和平稳定的外交环境。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共产党倡导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指出,政党要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要肩负起“引领方向、凝聚共识、促进发展、加强合作、完善治理”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将履行大国大党的责任,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在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策为当今充满变动的世界提供了坚强的稳定力量,彰显出大国格局与国际情怀,积蓄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情感支持。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包含着历史事实、历史价值和历史情感三者的共同作用。历史事实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经验与实践支持;历史价值包括历史自信的视角、立场和价值追求,是在历史事实中对历史规律和价值层面的把握与抽象;历史情感是历史自信的情感来源与历史信仰的传承。三者共同造就和支持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只有坚定历史自信,才能鉴往知来,明晰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才能不断增强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凝聚和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16][2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4-15.

[3][9][2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799-800、1080.

[4]欧阳英.毛泽东的唯物史观: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7.

[5]俞吾金.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J].历史研究,2008(1):4-1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5.

[7]张江.评“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兼论相对主义的历史阐释[J].历史研究,2017(1):4-21.

[8][11]涂成林.历史阐释中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问题: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J]. 中国社会科学,2017(8):4-23.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4-17.

[13][1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1-11-17.

[14]刘卓红,牟修新.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大历史观的科学方法论[J].现代哲学,2022(4):44-51.

[1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18]纪亚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23.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19.

[2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2]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情感意蕴[J].江苏社会科学,2022(1):1-7.

[23]陈金龙.中共建党纪念活动的情感意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7-23.

[2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26]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8-21.

[2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546.

[责任编辑:王张强]

猜你喜欢
历史价值历史事实
释“管仲之器小哉”之“器”
北方文学(2017年29期)2017-10-17 07:57:16
“历史理解”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武冈丝弦的价值与传承保护研究
戏剧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 12:42:28
旧建筑改造中历史记忆延续策略探讨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浅谈隋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革期间北大荒知青版画创作历史价值
经济学视角下印章石文化的商业价值
商场现代化(2016年9期)2016-05-07 16:48:22
重视史料研读 提升历史素养
有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