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斌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四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通过不断思考、创新,触类旁通,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因此,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课后作业而言,其布置方式和内容质量与学生做作业的效率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教师布置的作业须与当天新授内容相对应,起到巩固、运用新学知识的目的,做到一课一练、日日清、堂堂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第二,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有一定的维度和创新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维度的作业,在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作业后还能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规律。
传统的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很难达到上述目标。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是相同的,但因为班级学生存在较大的能力差异,对于相同的题目,学困生做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中等生做起来稍显吃力,而优良生做起来又觉得有些简单,这使得给学生布置作业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传统作业内容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大多情况下,初中数学作业是以反复练习为主。由于每个学生的作业题目相同,班级中优先完成的学生的作业就变成了答案,其他学生开始传阅、抄袭。当教师查阅时全是相同或相似的答案,作业本身的价值就消失了。传统作业内容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教师布置数学作业时常常担心学生不熟练、容易出错,反复布置相同的题目,一遍遍地让学生练习,使学生感觉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因此,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应该通过分层作业的方式进行。通过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难度的作业,这样才能全面照顾班级学生,即使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困生,也可通过做较简单的作业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调动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设计多种题型,完成梯度也由易到难,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成就感的激励下,树立更强的学习自信心。一般情况下,学生自信心的提升是在一点点的累积后形成的。当学困生能长期按时独自完成作业时,其学习自信心就会有所提升。通过布置不同层次的探究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对应的练习后,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再对应布置适合他的层次、有梯度的题目,能有效调动学生的钻研精神,更便于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查阅资料、请教他人、自我掌握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合作的意识[1]。
农村数学教学要结合农村生活的实际场景,教学和题目设计上要贴近农村生活。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大,完成作业的时间、速度和准确性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适合开展分层作业。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相关作业,在具体作业布置过程中,从以下方面入手可以提升作业的有效性。
教师应尽量削弱分层作业中的层次感,让学生从内心认为作业没有好、中、差的区别对待,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很多学生来说,他们特别在意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长期将学生划入学困生的范围,学生就会渐渐地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为了更好地凸显分层作业的特点,并兼顾学生内心的想法,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教师应尝试削弱作业的明显分层界限。首先,将作业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其难度一般低于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第二层次为练习题,其难度与课堂教学内容难度相当;第三层次为拔高题,其难度要在课堂教学内容难度之上。其次,将三个级别的问题放入一套练习题中,让所有学生按照顺序依次答题,要求学生必须依次答题,对于相同级别的题目只有答完95%时才能到下一级别中继续答题。最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批阅,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明确他能完成到哪一级别,当学生认真完成或者超预期目标时,教师要给予客观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布置相关作业,可以让学生不再有区别感,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努力练习,消除学生对等级划分的心理阴影,更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融入更多的实践内容,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实践任务,从而鼓励学生凭借自身生活经验完成对应的作业。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学生不仅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数学学习中的具体形象,还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一些解决生活难题的途径。为此,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尝试将更多实践性强的作业融入其中,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完成这些作业[2]。
教师根据作业主题,设计分层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分成以下形式。第一种是情境再现题,一般适用于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来说,尽管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其他学生的能力更强一些,为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将数学题目还原到生活中,围绕题干设计真实的问题,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直观认识。第二种是创新实践题,一般适用于中等生或优秀生。教师可以将课堂中讲授的内容转换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实践模拟和研究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通过各种实验的方式寻找更多的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散思维,开拓创新,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植入一些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完成。通过将相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给他们统一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在教师和小组其他学生的合作下完成既定的练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考虑合作任务的层次性。对于学困生,教师设计的合作任务应更多地以培养小组成员的基础能力为主,通过一些基础性的训练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在任务设计过程中植入趣味性强的元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等生,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合作方式提升能力,鼓励学生尽快进入优秀生的行列;对于优秀生,作业设计应以如何更好地开展创新实践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一些创新性强的题目,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3]。
数学作业都是以面批为主,教师指出错误,学生进行改正,这样增加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对学生的纠错上,用在研究教材和学生上的时间自然而然就减少了。即便是这样,也不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数学作业的展示、批改评价方式的变化,要增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带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中央教育改薄项目“班班通”的推进,为农村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实现了通过数字展台将作业大屏投影展示,教师可选择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投屏展示,纠错环节由其他学生帮助完成,这样很容易找到共性问题,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明白产生这个错误的原因,实现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让课堂气氛更加激烈活跃,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智慧平台等,通过网络拍照上传和随机点名展示的功能,把学生的作业以拍照提交的形式加以呈现。每个学生都有被点名展示作业成果的机会,课后家长也能看到孩子的作业表现,并可以给予点评、赞许和鼓励。
总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布置分层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开展相关练习,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数学,提升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树立更强的学习信心,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让分层作业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教师应在布置分层作业时通过削弱分层界限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展相关的练习[4]。通过融入实践内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根据家庭情况开展相关创新作业。通过植入合作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完成相关作业,从而真正发挥分层作业的价值。通过作业评价的多元互动,借助农村中小学“班班通”项目资源,实现教和学的智能化、智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