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了江苏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几个亮点举措:建设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职校办学定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建设产业学院、依托行指委指导行业人才培养、按照专业类(群)招生、建立“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证书试点融合日常教育教学等,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了先行、带头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生涯教育;产业学院;考核评价;双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68-0017-04
【作者简介】潘家俊,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上海,210000)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近年来,职教界大大小小的“行动计划”数不胜数,往往大同小异。近期颁发的《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苏教职〔2020〕6号)(很巧,主要内容也是“二十条”,故简称“江苏二十条”)则让人别有感受。“江苏二十条”作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俗称“职教20条”)的地方性政策文件,突出了创新驱动、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精神,弥足珍贵。文本中给笔者印象较深的有以下七点:
一、“构建职业院校‘三全育人体系。职业院校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和教育教学各环节,构建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生家长等全员参与,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实施,学校、企业、家庭、社区等全方位密切配合的育人工作体系。”(“江苏二十条”重点任务之三)
多年来,职业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缺憾之一,就是学校教育教学不仅与企业需求脱节(这点已被大多数院校认识到并在积极改进中),而且与家庭、社会脱节。很少看到职业院校的办学工作融入家庭、融入社区,更谈不上几方全方位密切配合开展育人工作。实践证明,职业院校的教书育人,如果仅仅停留在“课程思政”“校园文化建设”层面还是不够的(当然这些都很重要),必须将教学融入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中真刀真枪、真干实做,学习与工作“难解难分”,学做人与学做事统一,专业能力的学习和通用能力的学习融为一体,才能使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随着大量职教园区的单独建设,职业院校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职校师生接触真实社会环境的机会越来越少,“构建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生家长等全员参与”的育人工作显得既紧迫又困难。
落实“三全育人”,“江苏二十条”还要求职业院校做到六个“一”,特别是要求学校“帮助学生制订一份个性化成长方案”。尽管类似做法在个别院校中有尝试,但作为政府文件正式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多见。在职业教育进行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各个分数段、各种来源的学生同在一所职业院校中学习将是长期存在的现象。职校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单一的通道,学生不论文化基础和职业意向如何,都是一个教学计划、一本教材、一个课堂、一个标准,这种“从一而终”的做法不适应以多样化为特征的职业教育,不能满足不同文化基础、不同职业诉求的学生发展需要。职业院校的教学设计应当体现“支持任何人在职业院校里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的积极态度,突出“目标多样、路径多条、自主选择、因材施教”的科学理念,为“人人”提供有效的多样化的成才路径,不拘一格育人才。“帮助学生制订一份个性化成长方案”的要求,将“适合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落到每个学生,这是体现“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一个重大举措。为此,必须为江苏点个“赞”!希望早日看到“一生一案”的经典案例问世。
二、“进一步明晰中职教育办学定位,由注重培养一技之长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由就业教育转向生涯教育。”(“江苏二十条”重点任务之四)
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如何定位?就业还是升学?这是个纠结多年的问题。从办学理念上说,就业还是升学的选择权在学生,不在政府,不在学校,学校的责任是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多的开展生涯教育的资源和通道,尊重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选择,通过一生一案,着眼学生未来,突出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增强就业或升學的竞争力,培养自己终身发展的能力;而不是规定就业或升学的比例,强制性地为学生决定未来的发展路径。职业院校除完全订单培养和短期单项培训之外,专业和课程都应该有较宽的覆盖面,能够适应未来一定时间内的需求,不能过于短视和窄视,应该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潜在势能。从这个视角上看,窃以为,江苏提出“由注重培养一技之长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由就业教育转向生涯教育”的发展目标,不仅适合中等职业教育,更适合高等职业教育。
三、“跨学校跨专业跨区域整合教学资源,与企业联合建设一批紧密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产业学院。”(“江苏二十条”重点任务之八)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从办学形态来看,无论是在校园里办企业(校中企),还是把学校办在企业(企中校),都是为了贯彻“企业主导、合作育人”的办学原则,逐步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还是停留在“学校主导、企业配合”的水平,即使是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也少见实质意义上的企业主导的“产业学院”。“江苏二十条”提出的目标是多年来职教改革的一大难点,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实现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这是必然趋势,改革要敢于碰硬,只有在难点和要点上有所作为才能形成相对优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构建产业学院的改革内涵已超出院校教学的范畴,它涉及职业教育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是一种整体性创新。这种创新性的变革必然要改变传统学年制和学时制统一班级、统一教师、按周分切课时的现状,从而对习惯的教学管理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在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控制方面也会出现新的要求,需要创新解决。
多年实践证明,校企关系问题不单是提升思想认识就能解决的。第一,校企的功能主旨和利益目标的差异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解决这种根本矛盾非国家法规和政策不可,而且是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政策。第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为主转向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取消了“行业办学”,相关职业学校全部转到各级教育部门。此后20余年来,除铁道、机械等少数行业组织比较健全外,多数行业组织无编制、无经费、无法发挥实际作用,新的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行业、企业、职校之间的新关系(体制和机制)始终未能有效建立起来,给校企合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更加需要努力探索前行。第三,学校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企业对合作的认识和眼光是体制机制产生效用的基础。当前就职业院校而言,其“服务理念”的培养和实践,与能够带领学生服务产业的教师队伍的建设,越来越凸显出重要性。校企关系要产生全局性的改变需要全盘布局,更需要先行者的示范效应和首倡意义。
四、“依托行指委发布行业人才供求信息,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调研,全过程指导行业人才培养。”(“江苏二十条”重点任务之九)
专业群建设是当下职业院校办学的又一个热点问题。为什么要组建专业群?为何如此组建专业群?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学校必须从“我有什么专业?企业能为我做什么?”的逻辑起点转变为“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果学校组群逻辑不清晰,只是在现有的专业之间做文章、画圈子,那样就背离了建设专业群的初衷,专业群建设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与重构就缺少了锚点。专业群建设的格局和视野与传统的专业建设不同,关键就在于此。那么,谁来提供人才供求信息?靠政府?靠学校?靠教师?似乎都存在困难。比较靠谱的是行业协会,或者是依托行会的行指委。一般而言,学校和企业是在某些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技术开发上进行合作。而行业比企业视野更宽广,更能把握前沿,更有前瞻性。从德国的经验看,行业组织首先覆盖面较大,机构健全,职能明确,有法律保障;其次是行业组织在职业资格标准制订、技能等级标准制订、与本行业相关的学校专业和课程标准制订及其评估、考核、认证各环节都具有实际的权威。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的举办过程中行业是深度参与的,“培训包”的编制以行业专家为主。从体制上来说,在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建设领域,行业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学校要充分尊重行业专家的意见,前提是行业要切实具有相应的意愿和能力。
五、“鼓励职业院校开展按照专业类(专业群)招生工作。”(“江苏二十条”重点任务之九)
目前职业院校的招生是按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专业开展的,但学生进入专业后,面对的是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体系。一些院校参照台湾职业教育的做法,制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图”。在具备多样化成才通道的背景下,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制定的规则,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教学模块和定向工作室学习。所以,招生专业的知识本位课程体系和学生“入群”后的能力本位学习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江苏二十条”提出“鼓励职业院校开展按照专业类(专业群)招生工作”,无疑将为专业群的建设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实操可能性。
六、“建立充分体现教学实绩、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江苏二十条”重点任务之十二)
在重构专业体系和改造课程结构的工作中,教师的角色是极其重要的。所有的改革、创新都离不开教师,有優秀的教师才有优秀的学校,教师的素质是当下职业院校最薄弱的环节。在学科知识型课程教学阶段,需要的是能够在课堂上讲课,能够按知识体系编写教材的教师;在“行动导向”项目教学阶段,需要的是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实操,能够将企业项目转化为课程(如英国BTEC“课业”)的教师;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阶段,需要的是熟谙行业企业运行规则,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每个阶段教师的能力都要覆盖前面的阶段同时要求更高。那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师当前处于哪个阶段?计划用多少时间、什么方式达到理想的阶段?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培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校企合作升级,教师队伍的结构和能力必然要同时升级:逐步从课堂到企业、从静态到动态、从被动到主动、从注重教法到提升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学校应该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课程与教材建设、研发教改课题与项目、参与承接企业项目三个方面的教学实践,培养教师具备创新思维、产业思维,获取产业资源,增强行动能力,在教改实践中融业、跨界、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实现校企教师的“分工协同”。“江苏二十条”中关于“双师型”教师考评机制的三个维度(教学实绩、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点到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关窍,也昭示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努力方向。希望能够早日出台实施细则并坚决执行之,则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瓶颈问题有望得到逐步解决。
七、“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证书试点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互融互通、互相促进。”(“江苏二十条”重点任务之十七)
“双证融通”(“书证融通”)的探索和实践在我国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原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司长杨金土在2003年就提出,“双证融通”既反映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者并重的价值取向,同时又是一种课程改革目标。浅层次的融通是在某一学历教育教学计划中加一个或几个资格课程模块,深层次的融通是把一个或几个资格课程内容融合在学历教育教学计划的各课程之中。深层次的融通必将导致学历课程的深度改革,而这种课程的深度改革恰恰是推进“双证融通”的主要目标。“双证融通”将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有机结合,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嵌入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课程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嵌入原有专业培养方案中成为其组成部分,使获得两种证书所要求的学习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教学计划之中,这就叫“双证融通”。实践证明,“双证融通”不是简单引入一两张职业资格证书的问题,而是一项制度创新。“江苏二十条”对这种融通做出了十分准确的表述,对于“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在政策层面提供了保障。
“江苏二十条”的创新点自然不限于上述内容,笔者的思考必定挂一漏万,也未必理解准确。相信江苏在落实本省“二十条”的过程中,将会呈现出更多“为人先”的案例和经验,从而无愧于引领全国职业教育的先行者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