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同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应完整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要认识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一轮复习要注重夯实基础知识,无论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试题训练中,均应站在一定高度上设置教学目标与制定训练计划,同时更要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停止修订后,《课程标准》便成为了高考复习的主要参考文件,教师应该对这一变化给予足够的重视,将《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武器”。
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可根据基于核心素养所设定的目标与问题制作导学案,引导学生采取课前自主学习,解决基础性问题;课中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释疑解惑来解决重点问题。一轮复习侧重对知识点的抓取与巩固,在复习的过程中,目标的制定及对学生问题的解答是满足一轮复习需求的关键要素,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
教师可以如此叙写学习目标:①运用时空定位,指出抗日战争的空间范围;②通过史料分析,知道抗日战争的原因,认识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③运用唯物史观,提升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解释水平,让学生明确其应该记什么。
教师应设计好与目标相关联、由浅入深的课堂探究问题,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指向明确,可操作性强,而且方便检测。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分析抗日战争的原因及影响”,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同时使《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素养得到了落实。
《课程标准》中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等级划分”对一轮复习的试题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知识角度而言,训练应强调基础性,即在新材料、新情境下再认、再现知识,还应突出重点,即重要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如对分封制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应用等。
从素养角度而言,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高在新情景下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2019年全国卷Ⅲ第41题,以文学作品翻译与改动的情况为切入点,对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历史学科的五种核心素养都得到了培育。为了有效避免学生“一讲就懂、一做就错”局面的出现,教师在讲评中应激发学生共同参与的兴趣,力戒“一讲到底”的单一讲评形式。
在一轮复习中,对学生而言,应自查失误、自我修正;合作探究、质疑问难;总结得失、升华认识。对教师而言,应揭示命题意图,展现思维过程,总结基本方法,树立规范意识。只有做到师生互动,方能更有效地达成一轮复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