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高三历史复习课有何特点?与高一、高二的历史新授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是笔者在历史一轮复习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复习课要像新授课一样按照教材章节结构讲,还是要打破教材的结构,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复习课注重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但要不要像新授课一样讲一些历史细节和兴趣点?如何使复习课既有复习知识的效果,又能像新授课一样调动学生新的兴趣点?这应该是高三历史复习课所要思考的主要方向。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发展,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也在高考中日益凸显。本专题存在几个教学难点:一是相关知识点琐碎而散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都有困难;二是时间跨度太长,学生把握时间的难度很大;三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为了解决这些难点,笔者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高三一轮复习策略。
历史教学的宏观整合就是要打破课与课、专题与专题、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界限,以“主题”立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重新规划、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使学生对分散的知识和内容形成整体认识。因此,对教材的整合首先要确立教学“主题”,根据“主题”重新构建知识体系,进行实效化的教学环节设计,使教学逻辑更加严密而紧凑。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发生在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在这个历史大变局中,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发生了激烈碰撞,也发生了相互融合,中国日益被卷入世界发展大潮中,因此,这个专题的“主题”或“主线”就是“变”。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主题”呢?这就需要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大变局的背景下,从社会生活角度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历程。因此,在本专题复习课的一开始,教师就需要展示并分析这个专题的“主题”立意:
图1
围绕“变”这个主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基本思维逻辑出发,结合本专题的知识体系,重构教学知识体系: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变”什么来全面和完整地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一是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二是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变迁;三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其认识,如教师可以设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需要)哪些基本的东西?从而得出“衣食住行”、通讯工具及报纸等传播媒介。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怎么“变”来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对其特点的归纳要让学生结合前面“变”的内容进行总结。一是分阶段“变”: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个过程,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并且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思想变化而不断加深的过程。二是分地域“变”: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存在严重的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的特征,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变化较早、较快,而内地和广大农村变化较慢,仍处于封闭、落后状态。三是分方式“变”: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其结果是中西逐渐合璧,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特色。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为什么“变”来理解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可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外部因素,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改革开放,受到了欧美的影响。二是内部因素,具体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因素。政治因素是历届政府的政策影响和革命运动的推动;经济因素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因素是先进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和观念的转变。
这样的整合虽然比较普通,但很好地突出了本专题的主线,符合学生基本的思维逻辑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明显的知识整合效果。
在历史高考第一轮专题式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每一个专题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宏观整合,围绕“主题”重新构建清晰的知识条理和结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教学“主题”的设计不但要有意义,而且要有一定的包容度,即能够尽量多地涵盖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从历史教材入手,理解、整合历史教材的内容,深刻挖掘史料内容的思想性,从而提炼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主题”。
宏观整合确实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但在整合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太笼统、太抽象的问题。这样很容易导致复习课变成知识概念和体系的灌输课,从而使学生很快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何避免宏观整合带来的问题和弊端呢?
有效复习课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学生在课堂上有兴趣的调动和思维的参与,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历史的细节入手,从微观角度观察这些细节,从而用丰富、真实的历史细节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一些有效问题,创设师生互动的情境,以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思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涉及服饰、饮食、居住、交通、习俗等诸多生活现象,如果仅通过文字描述和表格总结等方式,很难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变迁的历史,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如果只是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展示,也会流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因此,教师需要精选一些图片和视频,对其细节进行解读,并通过创设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复习“近代中国男子服饰的变迁”时,笔者通过课件展示了一张1919 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合影,二排左三为毛泽东(见图2)。
图2
在学生观察这张照片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其背景:这是一张民国八年(1919 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合影,能真实反映近代时期,特别是民国初期的男子服饰的变化情况。在学生仔细观察这张图片上青年学生的不同服饰后,教师可再设问:从照片中你能看出当时的青年学生主要穿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服饰?穿的最多的是什么类型的服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具体找一找:哪些人穿的是西装?哪些人穿的是长袍马褂?哪些人穿的是中山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这些服装出现的时间和具体情况。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当时穿的最多的还是传统的长袍马褂?引导学生理解近代中国传统的影响依然比较强大,长袍马褂还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从中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近代男子服饰变化的特点——新旧杂陈,土洋并存。
再如,在复习“近代中国女子服饰变迁”时,笔者通过课件展示了2 张图片。
图3
图4
图3 是清末身穿旗袍的满族妇女,图4 是民国时期新潮女性的改良旗袍。第一,教师可让学生观察这两张对比强烈的图片,然后设问:民国时的旗袍与清朝时期相比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和改良?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是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为合身适体;二是旗袍从长袍长袖,遮盖女性的曲线演变为短袍窄袖,展现女性曲线美。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旗袍为何从清末到民国后会发生这些变化?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思考:一是随着西式服装的传入,人们在接触后逐渐吸收了西方服饰的长处,对旗袍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二是随着民国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导致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重大变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近代女子服饰变化的主要特点——中西合璧,保留了中国的传统。
高三复习课很容易上成知识点的灌输课或整理课,但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记忆的疲劳和兴趣的缺乏,也不利于学生对历史进行探究与思考。因此,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历史图片或史料的细节,并进行微观解读和设问,教师和学生一起思考,很好地将课堂引入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当中,这是一个有效克服高三复习课的枯燥的办法。
作为高三复习课,不仅需要宏观整合和微观深入,还需要中观解构。所谓“中观解构”,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构建和解析知识框架,把一个个的知识点连接起来,进行知识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并在这个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对其进行解析,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能力。因此,历史一轮复习必须依据课本进行,依靠资料、搞“题海战术”并不是一轮复习的捷径。认真落实基础知识,做好知识框架的构建和解析才是一轮复习的正确途径。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一轮复习教学中,零散、杂乱的知识点分布在课本的各个章节中,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落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自我构建和解析知识框架就成了本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复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自我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进行自我归纳总结。其中,图表复习法是经常用到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专题中,物质生活的服饰变化是重点,但由于其知识点多而杂乱,需要用表格来让学生自己填充,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表1
通过表1,一方面可以把近现代中国服饰的变迁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整理,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设问: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近现代服饰会发生变化?其变迁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变迁有哪些特点?通过对这个知识框架的进一步设问和解析,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当然,这只是对服饰变迁的知识的框架整理,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进行知识框架的整理。例如,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可进行如表2 的知识框架整理:
表2
学生通过对表2 的填写,不仅对本课知识进行了梳理,而且对知识进行了进一步解析,还有助于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历史变迁的关系。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巨变(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是如何影响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学生将答案归纳为:
(1)第一次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受到影响。
(2)第二次变化:1912 年后,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中国进一步向近代社会生活过渡,显现中式与西式并存、新旧交替的特点。
(3)第三次变化: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逐渐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社会生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4)第四次变化: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接轨,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通过各种图表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构建各种知识体系、框架和网络,能帮助学生真正把课本读薄、读系统。当然,在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引领作用,不能代替学生。在知识框架构建好后,还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解读,使学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联系和因果关系。
总之,在高三一轮复习的实践过程中,虽然没有统一的复习模式,但都离不开这三个思考的维度:第一,复习课离不开宏观层面的总体把握,需要打破课时的局限,重新整合专题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第二,为了避免复习课的死板和知识灌输,需要从微观层面入手,从一些历史图片和材料的细节中创设问题情境,以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与思考;第三,为了加深复习的效果和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从中观层面,通过图表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和解析,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