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中指出:“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据此,笔者认为,高三历史复习应始终将涵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精心设计复习内容。笔者以中国近代史为例,浅谈在一轮复习中的一些实践,以期对师生有所裨益。
丁洪伟在《历史地图、插图和年表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谈道:“使用大事年表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整体史观念,培养学生时序性观念,厘清历史事件的框架”。利用历史大事年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时序观念,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在高考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制作历史大事年表。
多数省份现行教材仍为专题式构架,这导致学生很难从整体上认识某一时段的历史。在历年高考中,一些选择题常将同一时代下的政治、经济等多维度史实关联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查。制作综合式年表有利于弥补教材缺陷,它既能让学生从宏观把握某一时段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又能深刻理解政治、经济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具体制作时,教师应将同一时代下的政治、经济等多角度的史实列举出来,如在复习晚清时段的历史时,笔者先向学生提供表格的时间信息,再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见表1)。
表1
表格填好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以下试题:
例1.(2018·全国卷Ⅰ·41)(节选)
材料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 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由材料“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可知,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由“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可知,此时的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清政府正在实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事实上,本题考查的正是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面貌,学生可参照表1 中“20 世纪前10 年”的内容进行作答。
时间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特征,古今贯通即为历时性,综合式年表对此多有体现,共时性指的是中外关照、横向比较。据笔者统计,全国卷材料分析题多为中外关联类试题,如2019 年全国卷Ⅰ考查的是1950——1980 年中、美、苏、日国家钢产量变化的原因,2019 年全国卷Ⅲ考查的是罗马帝国与汉帝国国家治理的异同。笔者认为,制作对照式年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共时性思维,加强其对历史现象的全面、深入理解(见表2)。
表2
在此基础上,笔者向学生提问:
(1)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认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正是自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才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对此,结合表2 内容,谈谈你的理解。(意图:引导学生意识到中国近代化受到了西方影响,但也离不开自身的内在因素)
(2)结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谈谈世界格局变迁对中国的影响。(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二战进程变化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美苏“冷战”与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的关联性)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关键素养,它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否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在一轮复习中,教师要基于教材,更要高于教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所以,在解读历史现象时,教师要从根本上坚持唯物史观的领导地位,其主要包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密切关联、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等内容。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笔者向学生提问:
(1)中国近代翻译的外国著作的题材不断变化,所译著作的国家也并非局限于某一区域。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意图:理解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
(2)有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呈现出“U”字形路线,即先沉沦,后上升,而深渊的谷底是在20 世纪的头20 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予以说明。(意图: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纵向发展的总体趋势及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围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短暂春天”等关键词,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运用相关知识予以解释。(意图: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历史解释无处不在,但它始终以客观真实的史料为基础。在复习中,教师不仅要基于史实,提高学生对教材中已有历史解释的认识,还要帮助学生得出属于自己的历史解释。相较而言,历年全国卷对后者更加重视。
例2.(2019· 全 国 卷Ⅰ·29)1915——1918 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 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教材中只提到“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题干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在教材中根本没有体现。所以,本题考查学生能否在新情境下得出自己的历史解释的能力。材料中的“民主”指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而“革命”指无产阶级革命。1919 年,由于中国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加上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故《新青年》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潮,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了转变。
再如,关于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人教版必修一指出,“《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必修二指出,“到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笔者先让学生比较以上认识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解释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以下史料:
材料一
——摘编自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1895 年以后,民营工业之所以快速发展,乃外人大量设厂所激起之经济民族主义使然。外人大量设厂之后,一面有民间提倡挽回利权,一面有清廷倡导于上。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材料三列强资本的大量输出也激发了中国企业保护民族经济及公平竞争的欲望,引发了爱国主义,并为经济现代化提供动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 ——2000):中国的奋斗》
经过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可以认识到,尽管甲午战后列强的经济侵略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19 世纪末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综上,教师应精选多元史料,让学生在史料实证中提高自己的历史解释能力。
《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维度,将“学业质量水平”划分为4 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对家国情怀素养达成的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也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因此,教师还应重视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它具体包含人们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以为,教师只有深挖历史细节,才能让家国情怀素养在“润物细无声”中落地生根。
例3.(2018·全国卷Ⅲ·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严复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换言之,人类社会也同样适应“适者生存”的原理。19 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严复翻译《天演论》,旨在促进国人救亡图存意识的觉醒。本题意在呼吁学生要时刻不忘对民族、国家的关爱,这考查的正是家国情怀素养,2019 年全国卷Ⅰ第42 题摘取了钱穆《国史大纲》(1940)的序言内容,命题者的意图亦是如此。
在中国近代史这一范畴内,笔者先重点瞄准19 世纪末、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20 世纪20 年代、抗战、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等几个关键时段,借助不同渠道搜寻史料,深挖其中能激起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素材,再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感受家国情怀。
总之,高三历史复习需聚焦核心素养,可通过制作不同形式的历史大事年表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可基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两大途径强化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可呈现历史细节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如此,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也必将有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