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高成龙
有一些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利用求和公式模型来求解,如等差数列前n项和是关于n的过原点的二次函数,它的求和公式模型为Sn=An2+Bn(A,B为常数,由a1,a2唯一确定).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模型为Sn=A-Aqn(q为公比,A为常数,由a1唯一确定),等差数列乘以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模型为Sn=A+qn(Bn-A)(q为等比数列的公比,A,B为常数,由a1,a2唯一确定).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列虽然没有求和公式模型,但是可以通过对通项进行等价变形,利用裂项求和的方法来求解.下面先探究可以利用裂项求和的数列类型.
模型1若数列an=f(n+k)-f(n)(k∈N*),则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f(n+k)+…+f(n+2)+f(n+1)-f(1)-f(2)-…-f(k).
通过模型1可以发现裂项求和的结果是对称的,主要表现在:①前后剩余个数相同,均为k个;②前面k个数的符号与后面k个数的符号相反;③前后剩余的位置相同,即前面是正数第i个和正数第j个,后面则是倒数第i个和倒数第j个.
裂项求和是高考数列中常用的方法,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2017年天津(文)18题、2017年天津(理)18题、2018年天津(理)18题、2018年浙江20题、2019年天津(理)18题、2019年天津(文)18题、2019年浙江20题的数列问题均可以利用裂项方法来求和.下面以三道题为例来探究裂项求和问题.
【例1】(2017·天津卷理·18)已知{an}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Sn(n∈N*),{bn}是首项为2的等比数列,且公比大于0,b2+b3=12,b3=a4-2a1,S11=11b4.
(Ⅰ)求{an}和{bn}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a2nb2n-1}的前n项和(n∈N*).
解析:(Ⅰ)an=3n-2;bn=2n.
(Ⅱ)解法1:错位相减法
由(Ⅰ)可得a2n·b2n-1=(6n-2)·22n-1=(3n-1)×4n,令数列{a2nb2n-1}的前n项和为Tn,
Tn=2×4+5×42+8×43+…+(3n-1)·4n,
4Tn=2×42+5×43+8×44+…+(3n-4)·4n+(3n-1)·4n+1,
上述两式相减,
得-3Tn=2×4+3×42+3×43+…+3·4n-(3n-1)·4n+1
=-(3n-2)·4n+1-8.
解法2:裂项法
设cn=(3n-1)·4n,利用模型1,设f(n)=(an+b)·4n,则f(n+1)=(an+a+b)·4n+1,
方法点评:比较上述两种方法,错位相减法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俗易懂,但是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对于最后的结果进行化简时,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形式去靠近,最终结果的化简给求解带来很大的障碍.以该例说明学生运用错位相减法常见的错误有:①两个式子作差时,最后一项的符号忘记改变;②运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对42+43+…+4n-1+4n求和时把项数当成n项;③对Tn进行化简过程中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环节出错导致最后形式不对.下面给出一般的等差数列乘以等比数列求和的裂项模型:
模型2设{an}是等差数列,{b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数列{an·bn}的前n项和可以利用裂项求和求得,且anbn=f(n+1)-f(n),其中f(n)=(an+b)·qn,a,b可以由a1b1,a2b2唯一确定.
【例2】(2018·天津卷理·18)设{an}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项和为Sn(n∈N*),{bn}是等差数列.已知a1=1,a3=a2+2,a4=b3+b5,a5=b4+2b6.
(Ⅰ)求{an}和{bn}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Sn}的前n项和为Tn(n∈N*),
(ⅰ)求Tn;
解析:(Ⅰ)an=2n-1,bn=n.(Ⅱ)(ⅰ)Tn=2n+1-n-2;
【例3】(2019·浙江卷·20)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3=4,a4=S3,数列{bn}满足:对每个n∈N*,Sn+bn,Sn+1+bn,Sn+2+bn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分析:(Ⅱ)不能直接求出数列{cn}的前n项和,但是通过放缩可以将{cn}转化为容易求和的裂项形式.
解析:(Ⅰ)an=2(n-1),bn=n(n+1);(详细过程略)
点评:裂项相消法可以直接求数列的前n项和,但是有一些数列本身无法求和或者求和较为麻烦,可以利用不等式转化为裂项相消求数列和,再加以解决,常见于数列的放缩问题.
利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对于问题1的S2n进行变形便有:
模型3:若数列an=(-1)n(f(n+k)+f(n))(k∈N*),则数列{an}的前2n项和为S2n=f(2n+k)+…+f(2n+2)+f(2n+1)-f(1)-f(2)-…-f(k).
我们把上述数列求和的方法叫做并项求和.下面讨论上述数列模型在求和中的应用.
解法1 并项求和
由于数列并项求和是由数列裂项求和衍生出来的,我们回归到并项求和的本质,对数列相邻两项进行结合,便可以运用裂项求和求解例4.
解法2 裂项求和
解析:数列相邻两项结合便有
点评:解法2采用相邻两项结合,将二次转化成一次,将未知数列转化成学生熟悉的数列模型进行求解.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解析:(Ⅰ)an=2n-1;
=2n2.
模型4若数列{an}满足an=(-1)n(an2+bn+c),则{an}的前2n项和为S2n=2an2+(a+b)n.
下面运用模型4来求解例5(Ⅱ)问.
解法2:
从上面的探究可以知道,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乘以等比数列、自然数平方和数列、自然数立方和数列都可以利用裂项求和的方法求得.事实上可以构造出无数个能用裂项求和的数列,但回归到本质,这些数列通项都可以化简为an=f(n+k)-f(n)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数列裂项求和以后,为了让学生解决更加复杂的数列裂项求和问题,应该引领学生探究并归纳一些数列裂项求和模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列裂项求和的本质;另一方面,从数学核心素养角度来说,可以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与数学建模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