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嵘剑 于贺巾
摘 要:在动画專业ESP教学探究中,培养动画专业学生成为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始终是动画专业ESP教学的最终目的。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动画专业ESP教学时注重理论讲授,学生成绩不佳,实践应用能力弱。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进行多模态视阈下动画专业ESP教学探究,基于ESP课程多模态研究的必要性,结合ESP课程核心要素,探讨ESP多模态混合式教学模式。文章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对多模态视阈下动画专业ESP教学进行了探讨。主张将多模态教学模式实际应用于动画专业ESP的教学中,多元化多角度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画专业ESP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多模态视阈;动画专业;ESP教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0-0062-04
Abstract: In the exploration of ESP teaching in animation major, it has always been the ultimate goal of ESP teaching in animation major to train animation major students to becom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ith both professional and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Du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a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ory teaching, students have poor performance and weak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explores ESP teaching of animation special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ity. 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multi-mode research in ESP course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re elements of ESP cour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ixed-mode teaching mode of ESP. This paper discusses ESP teaching of animation specialty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practic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teaching mode be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ESP for animation specialty,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from various angle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demands in ESP for animation specialty.
Keywords: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ity; the major of animation; ESP teach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引言
ESP是指专门用途英语,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20世纪60年代初,ESP这一概念由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 在《语言科学和语言教学》中首次提出,其理论基础是功能主义语言观。ESP教学是与 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一般用途英语)相较而言的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分支。与EGP教学的“通才性”和“非专业性”不同,ESP强调“以提高专门学科交际能力为原则”,在“以专业学习需求为本位”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以实操为导向”的“研究+实践”型教学。近年来,随着全球动画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国间动画产业中相互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各相关大专院校为培养动画专业的国际化人才,纷纷开设动画专业ESP课程。以期借助动画专业ESP教学,打造具有较强的语言功底、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沟通能力的动画专业人才。
ESP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发起,随着各个专业和领域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国际化,ESP教学在我国也逐渐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动画产业迎来了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与行业发展的挑战,对动画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动画专业ESP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但与一些相对成熟的ESP教学相比,目前我国动画专业ESP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方面都存在不足。目前的动画专业ESP教学,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直接教学法为主的模式。而动画专业作为一种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立体多维且讲究实操的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不足以满足专业需求和学习需要的。因此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必成为必然之需。而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动画专业ESP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实践性不错的劣势。所谓多模态视阈指的就是将各种符号模态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其中主要包括:文字、音频、视频、图像以及手势语等多种教学资源。强调多模态视阈下动画专业ESP教学主要体现在实训设计、步骤解析、知识嵌入、场景体验、交互操作以及智慧教学上,实现了多种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多模态视阈下对动画专业ESP教学模式的能力以及水平进行研究,促进动画专业ESP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多模态视阈的原理就是提倡多法并用,全方位带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模态,提高学习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动画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该专业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在利用多模态视阈进行动画专业ESP教学模式创新中,应将教学形式多样化,在ESP教学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需求。因此,本文基于多模态视阈下进行动画专业ESP教学探究。
一、多模态理论与多模态英语教学概述
所谓模态(modality),是以语言媒体或非语言媒体作为交流意义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基础,其实质是人们感知世界的符号系统。多模态(multimodality)则指通过语言、图像、三维立体等各种媒体生成意义的符号资源。20世纪90年代初,语言学家把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延伸到教学领域,并且教学效果收效良好。在我国,对于多模态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张德禄教授,对于把多模态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做了一系列研究。他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打造了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并且对于外语教学过程中有效的使用多模态模式,提出了有效、适配和经济原则。多模态英语教学过程的中,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量依赖语言交流来实现知识的讲授,该教学模式整合了声音、文字、图片、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介手段及非语言符号资源,使用两种及以上的符号资源和手段来呈现外语教学内容,从而调动人体的多个感官,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模态形成丰富多元的符号资源,使多个模态之间互相补充、协调,优质的呈现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环境、内容和对象,强化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多模态视阈下动画专业ESP教学探究
(一)多模态动画专业ESP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定
多模态视阈下动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以及教学方法,均应根据动画专业学生的实际专业英语需求为导向,融入多种介质,集合听觉、视觉、触觉乃至嗅觉和味觉多种模态,做到真实、专业,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制定。由于动画专业ESP教材的缺乏,一些高校多采用综合性艺术英语教材。为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动画专业学生以及从业人员在动画专业领域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在教材选取及教学设计方面,涉及到动画领域涉外交际的听力与会话、动画英语文献的阅读与翻译和实用写作及动画基础理论、原理与方法、动画行业相关背景知识等。所选教学内容语言难度以能够匹配本校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和适应行业发展为定位。因此,动画专业ESP教学内容应针对动画专业深入展开,内容上不仅应包括与动画专业相关的词汇、篇章和文献,还应涉及动画领域中与英语相关的实际运用及交流场景,以及丰富的影、音、画甚至实物资源。动画专业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内容越生动,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设定与多种模态理念相融合,更好地实现兴趣引导和实际应用。多模态视阈下动画专业的ESP课程应突破传统纸质教材的局限,结合声音、文字、图片、动画等模式协同作用,使多种媒介,形成多种模态的符号资源和意义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模态视阈下动画专业ESP教学模式
动画专业ESP是动画领域中,英语的一种语言变体,包括独特的专业词汇、句法、文体风格和语料库等语言载体。这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语言技能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相融合,最终达到实际应用,旨在行业内的适合国际发展需求的佼佼者。教学过程,可以从教学情境和为多模态交际中意义表达提供多渠道的角度出发,智慧的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多媒体环境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视频、音频、PPT等)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多种媒介激发学生学习动画专业ESP的热情,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并应用于专业实际。例如,在动画专业ESP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介质,通过声音、图片等,结合听觉、视觉模态创建完整的模拟通信的场景。也可利用交际场景模拟的方法,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模态,为学生设计虚拟的工作场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又如,在课堂中,教师实现与学生角色互换,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用英语对指定范围的知识进行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适宜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情景游戏、主题演讲、设计理念及个人作品的讨论等。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够以多种模态的方式获取专业知识信息,充分理解声音、文本、图像、视频、运动等多种模态形式所形成的整体意义,并将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多模态信息有效转化输出。
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体验式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课外学习也应考虑到多模态理念的应用。针对教学内容的预习与复习,教师应提供多种媒介。例如推荐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共享的以实现自主学习、组织学生参加外国专家的讲座、专业实践的英语交流等。在课外实践中,可以选择英语艺术类优秀学生参加语言学习志愿者团队。因此,动画专业ESP课程的教与学可以运用多模态教学理念,采取“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平台+课外自主学习与艺术实践应用”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立体化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专业+外语”相互协同、双向提升。
三、多模态视阈下动画专业ESP教学实践
(一)多模态教学实践及过程
为进一步证实多模态视阈下动画专业ESP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以吉林动画学院动画艺术学院三年级两个自然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且上一学期的英语成绩均在75-100分之间。设定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班,采用多模态视阈下动画专业ESP教学,作为教学改革对象; 另一个班级设为普通班,教学设计和方法保持常态。进行动画专业英语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的具体过程如表1所示。
(二)教学结果和分析
动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第一单元第二部分完成后,教师对参加学习的两个自然班的学生进行专业英语测试;在该单元教程全部教学完成之后,再进行阶段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