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红
摘要:小组合作时,学生可在操作中形成数感。为了学困生的成长,在小组交流时,教师应让他们先讲,不要急于纠正。这样,当他们讲对时,可以得到鼓励,增加自信;讲错时,小组同学可以帮助其正确理解。
关键词:数学阅读;合作学习;重视交流;总结梳理
一、拓展数学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阅读不仅仅是读,更重要的是阅读时的思考。课前阅读是数学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独立阅读课本上新的学习内容,梳理自己学会了什么、课上该如何与大家分享交流。
学生的数学阅读,在小组内要与其他的小组成员交流自己学会了什么、不会的又是什么,以及思考课上如何与老师、同学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要教给学生课前阅读的方法,抓手就是老师精心编制的课前阅读提纲,它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地把握学习的重点,找到学习的难点,实现学习的自主性。
二、善用小组学习,完善互帮互助机制
小组学习可以结合课前阅读提纲,通过看、听、思、做、说的方式,先解决一般性问题,扫清初步障碍。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开放解题思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掌握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们的互助能力。在小组合作时,学生可以在操作中形成数感。为了学困生的成长,我建议小组交流时,先让他们讲,老师不要急于纠正。这样,当他们讲对时,可以得到鼓励,增加自信;讲错时,小组同学可以帮助其正确理解。
三、重视展示交流,提升展示对话水平
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无论被冠以什么名字,其实都是在努力追寻课堂的本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生活,更加有助于学生成长。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学本课堂,就是尊重了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我们注重学生个体展示的对话学习方式,创建“说的课堂”,自实施以来,激活了每个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思辨能力,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言善辩,富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可谓是给每个学生搭建了思维绽放的平台。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因为计算方法与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基本相同,我预计教学两个例题——例1的不进位乘法和例2的进位乘法,然后再进行充分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谁知,当例1121×12经过学生自主探究后,刚汇报完笔算方法,杨兴晨举起手来:“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当时很惊讶:什么?还有方法?我怎么事先没考虑到?先听听他的想法吧!杨兴晨说:“我把12分成4×3,先用121×4=484,再用484×3=1452。”原来他说的是口算方法,不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我心中略一迟疑,但出于对学生自尊心和求异思维的保护,我还是问:“请大家说说这种方法好在哪儿。”王佳雪说:“我觉得这种方法不用笔算,口算就可以得出结果。”
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几双手举了起来。白林:“我还可以先用121×3=363,再用363×4=1452。”胡鑫说:“我还可以把12分成10和2,先用121×10=1210,再用1210×2……”话音未落,几个同学已吆喝开了:“不可以!不可以!”我连忙说:“说说为什么不可以。”
谢忠盛举手说:“因为先用121×10求出的是10个121是多少,少算了2个121,应加上121×2,不是乘以2。”我说:“你说得有道理,看来这种方法行不通。不过这位同学也是有功之臣,他为大家又提示了一种方法,谁想到了?”佟鑫说:“先用121×10=1210,再用121×2=242,最后用1210+242=1452。”一双双小手越举越高,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陈盈竹说:“我还可以先用121×11,因为在奥数班我们学过一个数乘以11的积的规律,可直接口算出积是1331,再加上一个121得1452。”赵昌海说:“我还可以先算121×9,因为在奥数班我们也学过一个数乘9、99、999……的规律,看乘数有几个9,就在被乘数后加几个0,再减去这个数,所以,我先用1210-121=1090,然后再加上121×3。”……类似这样的讨论在数学课堂经常发生,有时一道题能讨论出好几个答案,有时为了一个问题还能争得面红耳赤!
有思考才能够有辩论,应该让學生在课堂上放飞思想,大胆尝试,不言他人之言,有创造性、有批判性地进行思维,其思辨意识就会与日俱增。我相信,假以时日,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成为一个让孩子们自由表达、率性思维的思辩课堂。
四、学会总结梳理,唤醒主动建构意识
课上的每个关键点都有师生的共同总结,但大多是对单个知识点的总结,学本式成长课堂应该让学生站在促进人成长的高度上,获得知识、能力、情感、学法等多方面的收获,从而使师生一起在回顾学习经历的过程中收获三个维度共同提升的喜悦。
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从自主阅读到独立思考,从合作交流到集体展示,再也不需要跟着老师的脚步走,他们可以充分地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智慧的碰撞中,在能力、情感、学法等多方面获得收益,达到三个维度共同提升的目标。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