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妹
摘 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初中生道德品质的主要课程,其不只在理论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从行动上将德育教育及法治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使初中生的道德品质在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中得到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弘扬法治观念,传递道德理念,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与道德品质,从而塑造初中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德育教育
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着重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论的掌握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同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对教师也提出了高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将理论课程与实践工作并重,从而实现初中生道德品质的全方位提高。
一、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道德与法治》学科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摆脱了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改善了传统简单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愈发强调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探索与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真正将一系列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都渗透在教材之中,由内而外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高尚的人格。比如“少年有梦”这部分教材内容就渗透了爱国主义,能够让初中学生点燃起爱国的情怀,并树立为国、为社会、为人民奉献的价值观;又比如“感受生命的意义”这部分教材内容渗透了敬业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去探索平凡中的伟大,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与价值观。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逐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这些问题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因而,初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够通过场景与自身相联系,建立学生的学习意识。通过目的教学情境的建设,使学生对社会发展、学校学习、家庭成长有一定了解,促使学生参与公共活动,建立公共意识,进而对自身的思想进行道德品质内化。
二、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理念
初中教师在课程中应多选择中国经典文化作为举例,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建立民族自信,体会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以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精神内涵。比如在教学《凝聚价值追求》一课时,我将班级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查找“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为主题的历史典故或成语。既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增强了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知,从而促使民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出发,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情感变化,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德育认识,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震撼。对于初中生而言,其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递德育教育应当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利用学生的成长特性,通过课本内容与传统文化故事相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效率。
三、依托家校合作模式,丰富学生德育深度体验
初中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德育培养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当注重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家庭的作用。将法治意识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学生在课后要结合课堂所学习的道德理论与法治知识来帮助家长提高法律意识,使家长能够以身作则,以此达到学校、家庭、学生三方合作的目的。比如通过定期开展座谈会、班会活动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通过对家长进行道德法治意识的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渗透作用。利用家校合作的渗透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加强自身道德品质的建设,其也可能成为校园普法的主要渗透方式。
四、与社会生活需求相结合,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培养初中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学习依托,强化学生的德育过程。在《遵守社会规则》这一课中,就突显了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教学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读社会规则是什么概念、该如何去遵守等,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一系列的社会情境,比如带领学生去路边亲身观察“红绿灯”这一规则的使用,又或者让学生在空闲时间自主去观察社会中的一些社会规则。然后再回归课堂,鼓励学生主动谈一谈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社会规则及相关社会现象,自主思考如何去遵守这些社会规,让学生进一步去深刻记忆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强化学生德育教育。
五、结束语
随着国内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将课程理论知识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结合,及时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与价值观建设,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与人生理念,促进学生实现全方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劉惠珠.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