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的运用及教学策略分析

2020-10-21 19:28牛博海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牛博海

摘要:田径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之一。虽然重要,但是由于其趣味性不强而并不受学生喜爱,而趣味田径教学法将趣味性与教学相结合。本文从趣味田径教学法的目的入手,并介绍了趣味田径教学法的教学应用策略,旨在提升初中田径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趣味田径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田径虽然作为初中体育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却很难得到大部分学生的喜爱。而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體育课堂的运用却能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趣味教学在教育中的价值。本文主要针对趣味田径教学法和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意义,提出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一、趣味田径教学法的概念

趣味田径是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所制定的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虽然其表现形式依然为传统的跑步、走步、跳跃等,但在固定的表现形式上加入趣味性元素,将充满娱乐性的体育游戏与体育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趣味田径教学法的本质是娱乐性,娱乐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下进行的放松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其教学目标是将娱乐和健身融为一体,而不是为了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专业的训练,更不是作为竞技项目获得成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可以不在乎成绩名次的影响,没有紧张的学习压力,可以将真实的热情和潜力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打破传统体育课堂压抑的氛围,在带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趣味田径教学法在课堂中运用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就目前而言,当代初中生的生活质量与以往相比大幅提升。再加上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学生一般都在父母和长辈的溺爱下成长,家长为学生铺好了道路,学生很难遇见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因此,学生严重缺乏应对困难的手段和方法,一旦遇到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时,第一想法不是寻求帮助,而是逃避困难。为此,教师要利用趣味教学法,把看似困难的练习用巧妙的包装,使其成为一项有趣味性的活动,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合作 。

2.提升学习效率

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固定而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通常都会加大训练量,要求学生运用身体记忆去理解田径运动。但是将趣味田径教学法融入教学过程中时,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放松并享受整个学习过程,并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3.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巨大压力,因此其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而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若是给予其太大的压力,则会导致其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体育课堂上,反而使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因此,利用趣味性田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并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放松,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劳逸结合的过程,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三、 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运用的教学策略

1.在不同的教学场地,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

目前来看,大部分学校已经逐渐意识到体育教学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已经建立体育教学的专用场地,给趣味田径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实趣味田径教学对实施场地的要求不高,只要场地平坦、面积充分就可以保证趣味教学的有效展开。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场地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

不同的趣味田径教学活动。随着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对其活动场地的建设完善也在不断加强,大大提高了趣味田径教学法的课堂效率。比如,在宽敞的活动场地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障碍接力跑步活动,教师要对周围的道具进行利用,在学生接力跑步的过程中,给学生设置桌子、椅子、篮球等障碍,由于障碍物的设置,给单纯的跑步增加了许多趣味。在相对狭窄的场地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蛙跳活动,不仅可以达到体育课堂的运动量,还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对体育课堂拥有全新的认识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2.借助运动游戏优化田径教学质量

趣味性教学最为简单的教学手法就是利用传统的体育游戏展开教学。传统的体育游戏是一种极为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这些教学资源应用到自身的教学过程之中,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较为适宜的运动环境,以提升学生对教学的适配性。将初中体育教学融入体育游戏,能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加入教学过程当中。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传统运动游戏,诸如跳绳、借物赛跑等游戏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田径学习的兴趣,并以此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基础体力,待其体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后,才能保证下一步的进展。以这种方式能够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

3.掌握体育知识的竞技性,提高学生专业程度

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的运用,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竞技性,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同时为了积极响应我国对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改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趣味田径教学法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跑步训练时,首先可以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绕着操场跑道进行慢跑热身,随着体育课程的深入,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将趣味田径教学与竞技性体育练习所结合,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专业程度。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在初中田径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过程保持新鲜感,趣味田径教学过程是必要的。教师在设计教学课程时,要从多个方向展开教学,了解学生的运动审美,并为其准备多种多样的活动展开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其热情,使其在锻炼之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龙小林.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的运用及教学策略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8(07).

[2]王继梁.浅谈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旬),2017(06).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