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方法研究

2020-10-20 13:15许琼方
读天下 2020年23期
关键词:应用方法分层教学初中语文

摘 要:初中教学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然而现在初中学科教学实行班级集体授课制的教育模式都是仅仅用考试成绩这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这显然是忽视了学生之间能力、兴趣等各个方面的区别。由此,笔者认为,分层教学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应用方法

一、 前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具有较强的必要性,我们开展分层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对于我校及同类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很有价值的。

二、 学生如何分层

我们认为,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潜力发展、性格特点等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别,而这些差异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展现。那么,笔者根据学生以往成绩及在校表现,将学生分为A,B,C几个不同层次。

A层次: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较强,态度端正,方法正确,家长期望值较高。学生有良好的自我抱负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师耐心、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指导下,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适当扩充,牵引更具挑战性的知识。

B层次:基础知识学习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或自觉性不高,成绩有待于提高;学生需要教师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其目标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适当巩固,根据需要适当查缺补漏,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C层次: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自觉,成绩进步空间较大;学生需要教师严格管理,其目标主要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巩固即可。

当然,该层次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将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三、 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由一系列具有层次关系的目标组成的,在教学之初,教师陈述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预期的目标上,从而增强学习者的方向性、自信心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应紧扣不同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学习水平、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制定。针对A层次学生进行教学中,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①初步学会对诗歌意境的赏析;②能理解概括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③能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④学习诗歌的表达”,而针对C层次学生的教学中,其设计的目标为“①巩固复习初中所学诗歌;②初步学会对诗歌意境的赏析;③能理解概括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④能初步了解诗歌的语言風格”,即C层次的教学是在“巩固复习初中所学的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会鉴赏诗歌的形象特点和思想情感,可以看出,教师在诗歌的语言风格品析方面并没有做重点要求,只是希望学生能初步了解,同时,对令学生较为抽象难懂的诗歌表达技巧,教师并没有把它作为该节课的目标,教师将把该目标于第二课时实现,由此教学目标的安排,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C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求的难度相较于A层次学生低些,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目标中作分层次的安排,正是符合了班情、学情,符合了学生学习的规律。

四、 教学内容如何分层

不同的教学目标,自然对应的就是不同的教学内容。一般而言,我们在课堂导入部分都是相同的,真正的分层就是放在师生互动环节,也就是每篇文章就要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问题。比如说,常规的文本结构的划分和文本内容的把握,对于三个层次的学生而言都是可以完成的,只是完成的程度稍有差异,C层次的同学在提炼和概括能力方面略有欠缺。那么,课堂上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交给C层次的同学来回答,B层次的同学来完善,A层次的同学来评价,最后教师做成果展示。这样设计,可以让所有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进来,而不至于完全与课堂无关。当然,这仅仅只是一节课的开头,想要充分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文本的阅读能力,就要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对语文课堂来说,解读文本才是重中之重。

初中语文阅读考试内容主要涉及文本内容、语言赏析、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主题感悟等,那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要努力掌握各个方面的内容,只是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询问的要求不同,我们往往可以把语言赏析这种常规题交给C层次的同学来回答,而A层次的同学主要就用来分析文本主题思想。

五、 作业分层

教师在不同层次学生所布置的作业是不同的,针对C层次学生,教师布置的是两首诗的赏析,第一首诗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学生所学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必修篇目,第二首是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是课外诗歌,这样的作业布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按照由易到难的能力考查,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又有层次上的提升;针对A层次学生,教师布置的作业同样是对两首诗歌的赏析,第一首赏析的是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是课外诗歌,和C层次学生其中的一首一样,考查的是学生对诗词形象特点的把握和对诗歌思想情感的领会,而另一首则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也是课外诗歌,考查的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即“鉴赏诗词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技巧”,是具有针对性的提升训练。教师这样的作业布置,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也是考虑到了A、C层次学生能力、知识水平的不同,考虑到了作业完成的实效性。

六、 结束语

分层教学能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智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提高。分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他们的个性发展,当然,这个分层是具有流动性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后期的发展实时地将学生进行层次调整,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苏琪璇.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作者简介:

许琼方,重庆市,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猜你喜欢
应用方法分层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