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秀花
摘 要:文言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也经常面临各种问题。本文从培养学生语感、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形式这三个方面就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形式
现代文是从文言文一步一步转变和发展而来的,其改变的文言文晦涩难懂的特点而使其更加容易被普通人所接受。与此同时,现代文也有着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和体系。所以,当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来阅读文言文时,经常会感到难以理解其中句子的含义和结构,因而也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面对这种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创新多样的形式带领学生深入文言阅读之中,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和内在价值。
一、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其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如果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语感能力,则可以凭借一种惯性思维意识而在短时间内捕捉文字中的有用信息,进而获得思维的有效提升。如果学生的语感能力比较弱,则会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精力,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高三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诵读的形式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感。诵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例如,《蜀道难》是李白所写的一篇非常优美且气势宏大的文章,其中向我们展现了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语言功力。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并且指导学生读出文章的气势和情感。语言的魅力就在于能够运用声调和情绪的变化,而为人们营造一幅美丽的想象中的景象,进而使人沉浸其中。学生一定要用自己饱满的情感进行朗读,读出蜀道的高、险、难。在学生这样不断朗读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跟随着情绪的引领而被带入到某种情境之中,进而获得一种直观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就是语感。学生在诵读的过程就是对于文章进行体悟的过程,也从中获得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进而促进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教学情境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古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有着明显的改变。所以,在文言文阅读中,我们经常对于其中人物的行为、官职、服装等产生一些疑惑,并不能够凭空想象出其中的完整样貌。这些疑惑就拉大了学生与文言文阅读之间的距离,从而产生了某种隔阂。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运用情境表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演绎来还原其中主人公的行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荆轲刺秦王》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梳理文章的大致脉络,并且体会荆轲不畏强暴、舍生忘死的英雄精神。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带领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掌握了故事情节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下设计一段情境表演,并且让学生在下节课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多数选择了荆轲刺秦王的场景,有些学生针对原文内容进行一些现代的改编。与此同时,学生将其中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也鲜活展现出来,让课堂变得非常丰富多彩。
三、丰富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是通过自身的言语来给学生讲授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语言,作为一种方式,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想要用语言来给学生描绘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需要教师具有极高的专业教学素养。如今,信息技术以其便捷的形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也逐渐深入各个领域之中。多媒体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中所产生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运用课件的形式给学生播放一些有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清楚而直观地感受文章的独特魅力。例如,在《琵琶行》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音乐描写之美,并且让学生感受琵琶女和诗人的人生经历的共同情感体验。由于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内容难以想象其中的音乐旋律并且不了解琵琶这种乐器,所以,教师可以在课件上给学生播放琵琶演奏的视频,从而让学生感受琵琶的音色和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综上所述,文言文学在我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其以其多变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在世界文化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个优秀的民族都不能够遗忘它的历史以及其发展的根源。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读不懂文言文,就放弃了去努力钻研和品读其中的美感。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钻研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文言文中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爱上文言文之美。
参考文献:
[1]宁珍.追求情趣与返璞归真——高中文言文教学必须注重的两个方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3):25-25.
[2]许文敏,王莉莉.建构主义与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探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