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10-12 09:58宿宏艳
神州·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学生

宿宏艳

摘要:作为中国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在读小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接触过和语文相关的教育,如拼音或识字。但很多学生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语文教学,因此,小学时期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初始时期,也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因为学好语文不仅能体现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能促进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天我将以自己的教学实际为例,浅议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1.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讲课授课的过程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关心关爱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通过和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建立真挚友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构建出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有了自己思考问题的逻辑方式,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密切和模仿最多的榜样,在课堂上和在班级里的一言一行、穿衣谈吐都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成长方式。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而忽略了自身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一些不良的行为方式在课堂上不经意间都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不利的影响。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主观问题和客观问题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模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通过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通过发现不同学生身上不同的特长而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在课堂上都能够积极地融入到课堂学习的环境中去和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2.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初始阶段,这时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成熟的方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语文学科的学习有时候仅仅是将空洞的文字展现到学生的面前,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语文学科注入生动的内容,给语文学科中空洞的内容赋予更具活力的形象,更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新鲜感和积极兴趣。

3.合理运用现代教学媒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全面的运用到教育领域中,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好地为语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教师通过在课前结合课堂内容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加以运用,能够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视觉和听觉地体验,给语文课堂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带给学生更加生动具体的课堂学习方式。相比之枯燥无味的文字内容,小生们对于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动画和生动的声音更加的感兴趣,通过运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更好的提升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技术手段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听课学习体验,以方便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透彻地理解。

4.做好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能否对教师的课堂产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导入工作的好坏。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就进入听课的状态,即使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感到疲倦,由于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还是会集中大部分注意力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使用直观导入法,将本节课的内容提前为学生做一个导入。课堂导入可以以图画文字等较为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小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较强,因此一些图片视频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带入课堂。还可以采用悬念导入法,为学生设置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够抓住小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使学生愿意去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例如,在讲到《窃读记》之时,老师就可以问学生最喜欢的书是什么,是怎么读到这本书的,然后通过这些问题引入课文。除此之外,也可以将之前学过的课文和本节课要讲得有联系的内容进行结合,为本节课内容做一个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更加容易接受,轻车熟路,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加入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往往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因此在课堂中加入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果课堂内容更加充实,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紧跟老师的节奏。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用一些课外知识将其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来,例如,在讲到《草船借箭》这一课时,课文中对于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赤壁之战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交代,而《三国演义》又是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这时候语文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加入一些课本之外的内容。将发生这件事的大背景做一个介绍,曹操大兵压境,孙权和刘备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抵抗,诸葛亮出使江东促成了孙刘联盟的成立,在诸葛亮屡次施展才能后,周瑜想要除掉他以绝后患。也可以将《三国演义》和作者罗贯中做一个介绍,让学生对所学课文有一个更加清晰地了解。三国故事本就引人入胜,授课过程中结合课外知识,会使得课堂效果达到最佳,也会让学生们如痴如醉,感到新奇不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运用网络信息教学,形象直观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發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对其十分重视,教育行业也是如此,小学语文课堂上也出现了信息技术的身影。采用信息技术将课堂内容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吸引了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还可以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添加进去。多媒体所具备的将图文音乐整合到一起的功能,是传统授课方法所无法做到的。例如,在讲《詹天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当时中国铁路建设所面临的不利情况在屏幕上为学生呈现出来,也可以找一些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艰难,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詹天佑所面临的困难和他的智慧,感受到詹天佑的爱国之心和报国热情。因此,将信息多媒体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也有很大裨益。

参考文献:

[1]刘秀池.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9.20.

[2]张开龙.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科学与信息化.2019.06.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