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

2020-10-12 14:12邹翠翠
神州·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德育工作小学

邹翠翠

摘要: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当中,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教育内容,作为班主任需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予学生更好的德育教育活动。幸福教育立足于给予学生更多的幸福感,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德育工作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将幸福教育融汇在德育教育当中。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教育

在小学的教育当中,班主任作为伴随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角色,发挥着众多的教育职能。小学生正处处于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对其的教育不仅仅需要关注知识的掌握、学习成绩的提升,还需要重视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上的引导,使得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成长。其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更是有着天然的优越性。通过正确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而在具体的在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幸福教育作为近年来逐渐应用在德育工作当中的教育方法,其教育应用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在本文的研究中,将会从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将幸福教育融汇在德育教育当中,探究幸福教育的应用方法。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与幸福教育概况

(一)德育工作

所谓德育工作,指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教育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思想、心理、政治、品德、行为规范上建立起正确的、积极的认知,促进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德育工作是与知识教学具有相同重要的教育工作,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与道德取向,这是现代教育中的重点目标,特别是在核心素养教育的环境下,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加全面与具体的要求,德育工作是确保学生教育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性教育工作。

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育更加看重对于学生的知识传授,但是在新课改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从学习、生活到思想品德的培养都是班主任工作当中的重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将思想品德的培养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正确的德育素养。

(二)幸福教育

幸福教育是一种具有多面性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其中教育核心并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而是提倡关注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学生体验幸福、感悟幸福能力。幸福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建立起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与德育工作的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在幸福教育当中,鼓励学生在感受幸福的过程中,理解世界、关心外部世界。在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当中,通过将幸福教育与德育工作进行相互的融合,可以提升德育工作的教育成效,拓展德育工作的教学方法,具有较为突出的教育应用价值。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幸福教育策略

(一)建立起与学生的紧密关系

在幸福教育当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信任感,使得学生能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到幸福。在开展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扮演着多重的角色,一方面要作为学生的教师,给予必要的教育指导,另外一方面又要扮演好学生的朋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双方的情感交流。例如在对于学生的成绩下降问题当中,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在具体的教育中,班主任不能够一味地以批评教育为主,而是要通过关心,降低学习的逆反心理,以谈心的方式,扮演好学生朋友的角色,深入地了解学生成绩下降的问题,使得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与重视,获得被重视的幸福感,继而正视成绩问题。

德育工作的教育重点是要开展有效的引导,小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都未成型的基础阶段,相应的德育引导能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积极的思想品德。如成绩下降的问题,看似是对于知识未能深入掌握,但是内里却隐藏着学生学习态度、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班主任通过给予学生相应的幸福感,则是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习与考试的正确价值取向,使得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当中,课堂氛围的营造可以提升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效。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并不能够在课堂氛围当中体验到幸福,这也是德育工作的成效得不到提升。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对课堂氛围进行相应的营造,创设出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幸福,继而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例如,在德育课程的教学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开展公交礼让的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可以在简单的情景模拟当中,明白到自身的付出与礼让能够让有需要的人获得帮助,将助人为乐作为幸福感来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行为规模与良好的品德。

(三)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

在幸福教育应用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需要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具有差异性的课堂活动当中,获得参与的幸福感。班主任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的相关偏好、个性特征,对当前的德育教育活动进行重新的设计与架构,引入更多具有樂趣味与实践价值的教育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德育教育活动当中获得相应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参与动力,继而达到德育工作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琼凤.分析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中华辞赋,2019(4).

[2]陈霞.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2019.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德育工作小学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