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岚
摘要: 笔者认为,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还是局限在“老师教,学生学”,虽说教师在教学方法结合了四大音乐教学法——包括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和铃木教学法,但是整体来讲还是趋于引导的方面比较多,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比较少。本文从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创新中的教育戏剧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音乐教材;教育戏剧;小组合作学习
笔者认为现在音乐课使用的人音版教材,编写的很好;作为教师,结合教材,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安排。在上课时一直致力于将课堂打造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人文主题为单元;以音乐要素为线索;突出音乐实践,强调能力培养;精心设计编创活动,凸显教学重点;关注评价机制;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笔者一直致力于寻找各种方法来丰富课堂形式,增加课堂知识,增强学生课堂的感知力和参与度。
一、课堂创新尝试
1.教育戏剧
“教育性的戏剧”核心词为教育,戏剧当为手段。教育性戏剧的目的是把戏剧的权利还给每一个孩子,使他们从小就能在戏剧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思辨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去认识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艺术知能,提升艺术鉴赏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并启发艺术潜能。表演艺术不是指专业职业的演技学习,而是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表演能力与认知,喜爱表演艺术,乐于参与活动,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1]。
由此可见,教育戏剧与我们的音乐课从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和长远角度发展来看,是不谋而合的。我常在想,我们可以把戏剧和音乐同时作为教育的手段,把二者加以结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戏剧元素融入进来,这也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进行尝试的。可在课前导入的时候,用身体来感知速度的快慢、声音的大小和长短等音乐要素,加入本堂课的难点节奏;也可以结合舞蹈动作,身体感知,如何更好地把气息沉下去,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歌等,为课堂的顺利展开奠下基础。
个别表演性强的欣赏课则更适合教育戏剧的结合,例如人音版二年级上册《跳圆舞曲的小猫》:
(1)我在课前导入的部分就以图片展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编创想象力,通过肢体模仿表演,展现形态各异的猫;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约定口令,也可以是棒棒糖鼓和仙女棒使学生定在原地,保持不动,教师进行逐一讲解。下一个环节,圆舞曲背景音下的节奏步行。本曲是三拍子的,所以在节奏步行的时候,就用三拍子进行初步渗透感知,鼓敲一下的时候,女生手背后走華尔兹三拍子的舞步,男生原地不动;鼓敲两下的时候,调换;鼓敲三下,男生女生均手背后走华尔兹三拍子的舞步。在培养学生稳定拍感的基础上,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2)新授部分,初次聆听乐曲A段,找出猫叫的地方,用猫咪的动作表演出来,听力与动作的结合引出小提琴,环环相扣。跟着音乐画图形谱,接着根据图形谱乐句的不同,进行不同舞蹈动作的表演,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记忆。聆听乐曲B段,教师表演示范圆舞曲的舞蹈展示,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对比欣赏,构思如何用舞蹈动作来展现该乐段,教师提供彩带,为学生创编舞蹈提供教学用具,全班一起跳一跳,更好地感受该乐段与A乐段的区别。聆听A1乐段,提问结尾处出现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
(3)引导学生分组创设情境,跳舞+表演。在学生编创过程中我会按组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行逐一指导,一个组上来展示,其他组进行观看,当小观众[2]。
在进行教育戏剧的融合后,学生上完本节课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因为这都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参与、编创,所以体会更加深刻,学习知识的覆盖面也更加广,学生的参与度也较常规音乐课更高。可见教育戏剧融合入音乐课的创新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学习的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
对于小学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是有必要的。我校有小乐器进课堂的特色课程,我所负责的低段教学使用的小乐器是排箫,这个乐器为吹奏乐器,比较好上手,但对于有些音乐基础较差的孩子,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对学生进行了分组,首先对全班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摸底排查,在小组中音乐素养较高的孩子为小老师,进行互相帮扶,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对于一些知识型课程,例如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的《孤独的牧羊人》,我会提前预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查阅资料,进行课前预习,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比如:约德尔唱法是什么?起源于哪里?选自那个影片?影片讲的是什么?在回到课堂的时候,再进行预习课程的学习反馈,更加的加深印象,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时间,便于老师进行更多的拓展,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可见小组合作学习融合入音乐课的创新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3]。
二、反思成果
通过论述,我认为教育戏剧和小组合作学习这两点对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增添了色彩,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有乐趣,学习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落实了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让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一改常规课的枯燥教学,在实践中体验音乐,在想象中创造乐趣,发散了思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与兴趣,增强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音乐使人快乐,但又不仅仅是会唱歌,会听辨乐曲名称而已,最重要的是,能够用心去感受,能听懂音乐,懂得音乐要素对情感的表达和抒发。真正培养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我们当代教师所肩负的重任,我将一直致力于打造创新型音乐课堂,努力为培养祖国的新一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晓华.表演艺术120节戏剧活动课[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
[2]马琳.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18(021):195.
[3]邓嫒姿.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音乐大观,2013(0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