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师都在积极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应运而生,成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学生会主动地探究信息技术知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加工和处理信息技术知识,活跃思维。文章主要探究了“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促进学生灵活应用知识。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兴趣;实践操作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习活动与任务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思考的方式来获得知识,成为学习主体。任务成为学习探究的载体,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通过与教师沟通的方式来理解知识,解决问题。任务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主动体验,在思考和加工中理解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 设计生活性任务,贴近生活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主动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布置恰当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探究中分析,通过对任务的分析来理解知识。教师设计的任务要贴近生活,从生活出发,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在学习《用QQ聊天》时,教师可以布置任务:申请自己的QQ,并通过QQ约同桌星期日上午8:00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有了任务的驱动,学生就会积极探究如何申请QQ,如何通过QQ聊天,通过实践的方式练习知识。在学习《插入表格》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课程表通过表格的方式设计一下。使学生能够把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应用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练习,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生活性的任务使学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在任务的驱动下练习知识的应用,提高操作能力。
二、 設计趣味性任务,激发兴趣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动起来,教师要通过趣味性的任务来驱动学生。趣味性的任务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对任务的探究中思考起来,活跃起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文字处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给自己喜欢的明星设计一个演出海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设计,并且可以加上一些自己对明星的祝福语。有了任务的驱动,而且是给他们最喜欢的明星设计海报,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高涨,都兴致勃勃。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地输入文字,修改文稿,并且还调整和设计文稿格式,关注文稿中的行间距和段落间距等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还会复制和移动文字,并且插入自己喜欢的突破、剪贴换,或者是明星的照片,插入以数字和文本框等。通过他们的设计,可以看出来他们总是想给他们喜欢的明星最好的设计。通过任务练习,学生不仅设计出了精美的海报,同时还练习了有关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动起来。
三、 设计操作性任务,熟练操作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更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它大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为了展现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操作,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学生练习,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平台,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在动手中提高能力。例如在学习《数据表处理》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上次考试的纸质版成绩单,让学生练习输入数据,并学习单元格的对齐方式,修改工作表的名称,同时进行数据计算,算出每一个学生的总分及平均分等。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去修饰表格使表格变得更加美观,并且进行数据筛选工作,找出各科高于平均分的学生。通过实践性操作和练习,学生会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任务的驱动,学生会主动地进行数据的输入,表格的装饰,结构的设计和美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来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在实践中会深刻地感受到,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熟练操作的程度。
四、 设计综合性任务,相互渗透
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并不是孤立的,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综合性练习的方式来实践,促进学生灵活掌握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熟练操作。综合性的任务会促进学生把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融合起来,通过加工和处理的方式实践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学习了《制作演示文稿》这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以“感恩”为主体的班会演示文稿,促进学生在任务驱动中练习演示文稿的制作,达到灵活掌握知识。制作班会演示文稿过程中,学生会考虑到演示文稿的封面,就会练习插入图片和艺术字;考虑到演示文稿的内容,就会练习输入文本;学生还会选择符合主体的音频和视频插入其中,比如在演示文稿中插入《感恩的心》突出主题,丰富内容。在演示文稿中,学生还会设置背景和动画效果,创建超链接,通过多样的方式来丰富演示文稿的内容和形式,突出班会主题,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在探究中会灵活地应用有关演示文稿的知识,在实践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动手,主动练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学生掌控的课堂。教师要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引导学生,组织学生通过探究课堂任务的方式来主动思考,积极分析。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动起来了,就会主动加工知识,积极分析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达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雪梅.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
[2]王晓宏.浅议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8(12).
作者简介:
胥学胜,四川省射洪市,四川省射洪市太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