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通
摘 要:对于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来说,只有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以教育事业为终身奋斗目标的辅导员,才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以及管理水平,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针对当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提出专业化和事业化发展路线的相关策略,通过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实现更好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事业化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职院校范畴中教学的目标也在不断的提升,辅导员的管理工作需要能够更新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实效,为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提供有力支撑。
1、当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1)专业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很多高校在辅导员招聘的过程中往往提出了过多超出能力考核之外的限制,仅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考量标准,忽略了辅导员的实际管理能力[1]。一些辅导员并不具备心理学、政治学或教育学等背景知识,只是在考试和面试中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也会导致整个辅导员的专业能力素养缺失,在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经常束手无策。
(2)辅导员的相应培训机制不够健全
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对于辅导员的培训机制,建设一些现有的培训方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过于单一,过于偏向于理论知识传授,忽略了对辅导员进行问题实际解决能力的提升,缺乏辅导员的培训制度以及学历进修等相关机制,也会让高校辅导员的实际管理能力。法得到有效延展。
(3)辅导员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为了让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能够有对工作的归属感以及事业心,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让辅导员能够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晋升通道,让优秀的辅导员能够晋升为专业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保障机制上的缺失会让很多辅导员降低工作热情,由于看不到晋升空间,而影响了专业化和事业化发展。
2、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事业化的发展策略
(1)制定辅导员选拔方案,提高辅导员入职门槛
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来说,首先要在招聘层面上做好把关,关注到辅导员自身的专业背景,除了要考核及学历背景以及自身素养之外,也要将责任心以及奉献精神作为选拔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关键,通过制定科学的辅导员招聘方案以及计划,让入职的辅导员能够具备最基本的专业化和事业素养。
在辅导员进入高校之后对其进行培养更利于打造素质过硬的职业,所以在人员招聘方案的制定上,要包括笔试测试、心理测试以及面试的多个环节,做到对应聘人才的充分了解,提升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
(2)创建更为科学的组织管理策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
很多辅导员在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路径中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日常工作中琐碎的事项过多,所以学校在这个层面上需要进行组织规模的优化,让辅导员能够从事更有效率的工作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帮助辅导员梳理工作,做到专业的能力培养,而不是让辅导员从事大量琐碎的工作分散精力。
(3)打通科学的辅导员培养通道,提升专业化水平
对于在职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来说,高职院校也要提供一定的辅导员人才培养策略,让辅导员能够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获得专业能力和事业的提升。在对辅导员制定相应的培训策略时,学校要认识到培训内容的多维度,除了要涵盖教育学、心理学这类基本的教师专业构成学科之外,也要包括管理学和哲学等其他相关知识,让辅导员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上看待管理工作。
对于培训的结果,高职院校要招辅导员的学习情况和薪资以及未来的晋升直接挂钩,让辅导员能够重视培训工作,将专业化和事业化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要求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尤其重要的是在培训内容的制定上,高职院校要考虑到辅导员的实际从事岗位,确保培训内容和专业岗位的一致性[2]。除了开展培训之外,高职院校也要鼓励辅导员开展学术交流沙龙等相关内容,让辅导员能够有更多机会与教育同仁进行切磋和了解,开拓视野。对于在交流以及培训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辅导员,高职院校可以为其提供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交流的机会,也可以为辅导员提供在职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晉升通道,鼓励辅导员提升自身学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失业化能力提升,需要高职院校能够纠正对于辅导员的岗位认知,通过加大投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业务水平,辅导员也要对于自身的岗位有足够的认识,将工作的热情以及智慧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为教育事业贡献热情。最为主要的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在管理思想以及主观能动性的转变,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充满工作热情、态度积极的辅导员能够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乐观向上的学生,从长远来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事业化之路,也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娄芳芳,弁腊春.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J].当代经济,2017(4):100-102.
[2]蒋曦.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3):65-66.
注:本文系2019-2020年度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校级课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成长及保障机制研究——以C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9XJ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