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果学生从小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本来善良的心灵也会因此变得任性、不讲理,而当今社会,部分学生过早地沾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在学校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撒谎、不懂礼貌等不良行为习惯,但国学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所以本人通过网络查询和询问身边同事了解,目前也有部分老师提出借助国学文化,对当今学生的基本生活准则、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和自我约束的教育,但研究的对象多数是正常学生,而探索运用经典诵读方法对培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本文就“论经典诵读对促进培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经典诵读;培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一、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目前培智学生现状
我国政府也注意到德育观的重要性,在十八大中更是直接指明,德育教育需放在教育目标的首要位置。我国教育全面发展背景下,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成为当前教育关注重点内容。“天之历数在尔躬”,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发展可能性。培智学生智力低下,性格怪异、意识薄弱,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天性来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采用适性教育,我校培智学生大多数来自乡镇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素养偏低,学生缺少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且有些家长对孩子已是残疾的事实无法接受或者心感愧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没有严加管教,一味地纵容或放任,再加上培智学生学生受自身年龄的限制,认知有限,意志力比较薄弱等的原因,导致其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任性、不讲道、理欺负同学等,让他们更加偏离人生本该正轨的道路,有些甚至造成对社会不可估量的危害,影响其成长与发展,所以促进培智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是我们教育从业者的重点。
二、经典诵读促进培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集聚了前人的智慧,是他们思想精华的浓缩,实践的论证,苏轼也曾说过“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国学经典是这个世界的思想与秩序的基础,它虽不流行,但不会过时。与经典同行,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可以很好地塑造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我校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把国学经典活动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旨在长期的诵读中培智学生从经典中得到了滋养和启迪,熏陶他们的心智,教导指引他们人生的基本准则,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培智学生不仅会学习,更该教会他们做人,对其健全的人格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三、经典诵读促进培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策略方法
基于以上对经典诵读促进培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分析,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现开展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由于培智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较弱,所以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采取多样化的方式,非单一的强行灌输阅读;也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易懂易学;并积极提倡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在持续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1以国学经典作为行為准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培智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数量不断增多,对他们的诱惑也就越来越多,我校老师选择用大家熟知的经典作为行为规范的准则,来指导学生的行为规范,化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如“《弟子规》中说孝悌仁爱。” ①要求学生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尊老爱幼,在生活习惯的养成上早睡早起形成规律,注意个人卫生和仪容仪表等律己行为。再如闻名四海的“《三字经》。”②教导学生为人处世要注重礼仪仁义,对美丑善恶诚信有基本的判断标准。通过诵读经典文化,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敦厚善良的心性,避免学生对待同学霸道,对待老师目中无人,对待家长冷漠,随着诵读,不断加深对这些准则的深层次理解,这些思想理念会渗入他们的大脑,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为帮助特殊学生回归主流社会奠定良好的价值基础。
3.2将国学经典纳入学校建设重点
现如今我国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争取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那么务必需重视在漫长的历史中还能够被沉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学经典著作,它就像一个载体让学校能够实现德育教育,所以应将文学经典纳入学校建设的重点。只有学校有丰富的文学经典著作及多彩的活动,才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培养特殊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传承优秀的价值理念,增设他们视角多面性。我校就在图书馆中增设了许多国学经典著作以供老师学生阅读,还专门请国学底蕴深厚的教师来校给家长和老师传授经典诵读的方法,并分享国学经典中发人深省的感悟,同时为了增设趣味性,还会开展每天十五分钟的诵读活动以及每周一播放国学相关的音乐,通过各种形式来感化培智学生。
3.3根据学生实际开放校本教材
市面上关于国学经典的书籍和教材数不胜数,而适合我们学校学生的教材几乎没有,不是版面的字数太多学生无法理解,就是内容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要求过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上网搜了一些关于做校本教材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就开始着手做适合我校学生的校本教材,结合课题研究关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方向,我选取了《弟子规》、《三字经》里的关于礼信、行孝方面有代表性的经文,并附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课后讨论话题及代表性小故事。我在自己所教班级开展了校本教材课程,通过授课让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达到了诵读的效果。
3.4把国学经典与日常生活相连接,学以致用
诵读经典是为了让培智学生学习优良传统美德,但更重的是当学生学习了这些经典文化后,是否做到真正的理解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运用举一反三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将良好的行为规范真正落实到实处,将学习和做相结合才能将文化素养融入身体里。我校也就此采用了多种方法来促进培智学生学以致用,如在校门口增设礼仪标兵岗,让同学们每天在文明礼仪中不断提高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班级内开展互评的活动,让孩子们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打分,用以教会他们自省;回到家中与家长共同协作,引导学生为家长做件小事来营造孝敬父母的家庭环境,还会让学生充当兄弟姐妹的榜样。
四、经典诵读促进培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成效
4.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仅是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还包括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丰富的学校文化环境和办学特色,可以提高老师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处于多彩有趣的校园生活中也可让培智学生提升对学习的兴趣。随处可见的经典文化宣传图像和具备特色的文化长廊,彰显学校的儒雅校园环境,追随着朗朗上口的读书声,让学校充满生机,名师的宣讲分享,家长的口碑宣传,对学校都起着正面积极的口碑效应,诵读经典文化的种种都营造了书香校园的氛围。
4.2提升了教师的国学素养
老师承载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的重担,我校老师的素质高度直接对培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关键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了培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成败,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自身先于学生研习经典文化著作的深刻内涵,激励老师时常思考并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向学生传达出在诵读时应有的内在情感和外在的语言表达,在这种不断的专研和再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的过程。鼓励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博览诵读经典著作,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开阔老师的视野,提升他们自身的国学素养。同时,当名师来学校分享时还可促进老师间的联合探讨,参观学习优秀教师思想理念,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国学素养。
4.3促进培智学生身心健康
经典文化中,有非常多的正面积极的指导思想,教导培智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父母,尊老爱幼,对学生在生活学习也有积极影响,如在班集体中要互相帮助等。这些古训的学校可以让培智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使得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不会轻易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不会轻易半途而废,使挫折走向良性的方向;当周围出现诱惑时,尽可能地判别是非,不至于让自己身陷迷路,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当看到周围的人遇到麻烦时,能见义勇为而不是袖手旁边;通过坚持长时间的诵读经典,培智学生能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海洋中慢慢静下心来,使其有稳定的情绪少些戾气,部分程度轻的培智学生还可通过这种文化的熏陶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總之,学生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我们老师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育的过程中时时刻刻进行渗透式栽培。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这些经典著作有利于培养培智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使他们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虽然不可能仅靠某一次的诵读就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这就需要有老师的引导以及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反复的学习,让学生从这些经典著作中领悟到发掘前人著作的精髓之处以及深层次的指导意义,打开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大门让他们内心充实,从而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故而经典诵读促进培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文化的传承,对我国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增燕[1]. 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德育及生活习惯培智手段与方法的研究[J]. 明日, 2019(1):0370-0370.
[2]张国涛, 詹海洲. 绘本阅读与诵读经典相结合:培养智障学生良好品德[J]. 绥化学院学报, 2018, 038(007):56-58.
[3]郭军平. 培智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J]. 内蒙古教育, 2019, 765(04):41-42.
[4]王贵兰. 在命题画教学中培养培智学生的创造力探究[J]. 美与时代:中, 2018, No.753(06):117-118.
[5]黄敏. 营造良好班级文化提升培智学校高年级教育质量[J]. 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 2018, 000(006):93-95.
作者简介:
韦拉(1989.10),女,瑶族,广西恭城人,本科,小学二级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工作。
[课题项目]:阳朔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教师个人课题《经典诵读促进培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2019G-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