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阅读,分享快乐

2020-09-10 16:07:43杨姣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0年44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

杨姣

摘要:分享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我们从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入手,精心设计、充分挖掘读本价值,采用不同模式来解析读本中蕴涵的信息,关注幼儿兴趣点,建构与读本内容相符的主题,引导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图书材料相互作用,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理解、探索、发现、表达,以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小班孩子身心发育尚不完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有限。

关键词:小班幼儿;分享阅读;读本阅读

分享阅读读本是按年龄分级的功能性读本,每一本阅读材料都充分考虑到了相应年龄段儿童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层次;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读本呈现出明显的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变化,各个年龄的阅读材料在内容、难度上都有仔细的控制、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如何将其功能性和趣味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呢?于是,我们对小班阅读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根据它们的不同特征,把这些读本分为活动体验式、故事展开式、图书分析式、小主题式四类,针对不同读本、对小班年龄段进行了精心地设计。

1、从读本封面入手,读一读,发现阅读的魅力。

在正式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先熟悉读本的内容和语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词的类型(知道还是不知道)、概念(熟悉还是不熟悉)、语言风格(与儿童的口语相近还是更接近书面语言或文学表达形式)、插图(为故事提供的信息是多还是少)。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以及孩子的具体发展情况,确定哪些内容很容易理解,不需额外解释;哪些是不熟悉的,对孩子来说比较困难,一般来说,读本的名字是一个很好的导入线索,在开始介绍一本读本时,我们先把这个读本的名字告诉孩子,让孩子自己围绕读本的名字展开讨论。

2、从读本内容入手,引一引,理解绘本的真谛。

幼儿尚未到达凭借书面文字阅读阶段,他们所面对的是大量的图文并茂或以图为主的读物,鲜艳的色彩,有趣的画面能最快闯入幼儿视野,使之产生持久兴趣,幼儿大部分的注意是图中形象的大小、颜色的鲜艳程度。如何帮助他们读懂这些图画故事,使他们顺畅地进入到读本的阅读之中呢?我们选择的突破口是从读本的图入手,让幼儿在看图、说图、读图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画面、理解画面、描述画面来实现图画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的转译,培养幼儿的艺术观察力、想象力和内部结构故事图式语言的能力。在看图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在“看、想、说、读”方面的指导。

(1)引导观察,注重“看”的指导。幼儿的思维具有跳跃性特点,常常呈现出无序化状态,看图随意性大。因此我们充分发挥大图书的作用,在阅读读本前先出示大图书,让孩子们先观察大图书的画面。正因为大图书大,所以它的画面更为清晰,有利于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上各种角色的表情、动作及角色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判断,从而理清画面与画面、画面与整个故事间的联系,对图书的主要内容形成一个总的、概括性的印象。

(2)启发思考,注重“想”的指导。如果只注重幼儿观察而不引导幼儿想象,那么观察所得必然支离破碎,不能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画面。因此,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以观察所得为依据,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内容,通过联想,“看”清画外的内容。例如:读本《上床睡觉》中有这样一些细节描写:a、小动物身上穿的是睡衣,孩子们对睡衣是有概念的,这样处理就暗示了这些动物们要睡觉、要休息了;b、动物们所穿的睡衣和相应的枕头是一种花型的,这表现的是一种联系;c、动物们上床去睡觉都有自己的习惯,狮子抱着玩具小熊,斑马抱着书本,河马抱着热水袋……这和儿童的生活经验十分匹配,让孩子们读了就会感到十分亲切;d、小蛇上床后,也许已有恐惧心理,它把尾巴环绕在树上,当狮子、斑马、河马都上床,大象也踏上梯子的时候,小蛇的尾巴在树上已绕了两圈了,同时,狮子张开了大嘴,大象的腿在颤抖……因为它们都明白,吊床已承受不了了,这是动物们对事物恐惧心理的反应。所有这些,孩子们只要细心观察就都能发现,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想”的过程,理解了作品内容,以及作品中写作手法的运用,在分享阅读的愉快气氛中去思想、去表达、去交流,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开朗的性格特征。

(3)准确表述,注重“说”的指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内容,在教师的有效启发指导下,用语言表述出来。在此环节中,我们注重引导孩子大胆讲述,指导幼儿用规范的语言、恰当的词汇、连贯地进行表达。

(4)图文结合,注重“读”的指导。实践证明,幼儿期接触的主要是口语。即使面对一本图书,他们往往也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讲述书中的故事,他们不了解图画故事本身所提供的一些文字与符号,图画下的文字符号,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在阅读中常常会忽略这些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这样就不能真正发挥图书的语言教育价值。

3、从表演读本入手,演一演,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游戏犹如火花,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阅读也应寓于游戏活动之中,体现生动活泼、趣味多样的特点,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好动、好模仿,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种游戏。因此,在让幼儿手拿书本翻阅时,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我们把过程游戏化。如在读本《苍蝇苍蝇快走开》的阅读活动中,由于句子比较长,孩子们难以将书中语句完整、连贯地表达出来,于是,我们就把玩具苍蝇系在长长的细铅丝上,操纵苍蝇一会儿落在娃娃的眼睛上、一会儿落在胳膊上……孩子们一起赶苍蝇,并反复使用“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上”的句式,孩子们边说边游戏,很快就能把书中的文字内容完整地表述出来。此外,开展故事表演,通过让幼儿扮演书中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再现图书内容,这样,不僅加深了幼儿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还让幼儿觉得图书原来除了用来看还可以用来“表演”,是多么得有趣。图书里的故事变成了幼儿的真实游戏,幼儿特别喜欢,都衷情于阅读活动。

随着分享阅读与主题活动的进一步结合,我们认为分享阅读读本除了帮助幼儿阅读学习之外,还可以把它作为课程资源应用于课程设计之中。如何以分享阅读的读本为主线,充分利用读本的教育资源,从不同领域加以挖掘、拓展、生成;如何创设不同的环境、背景和情境,以支持幼儿的活动;……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努力思索和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在分享阅读的关怀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享受阅读的快乐,并在快乐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悄悄成长。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上海市浦南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苏州市实验小学附设幼儿园 江苏苏州 251000)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入园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南北桥(2016年12期)2017-01-10 22:47:30
让小班幼儿尽快学会使用剪刀策略浅谈
南北桥(2016年12期)2017-01-10 22:46:56
智慧三心,激活小班活动区游戏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篡位与偏区现状指导策略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9:25:13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8:15:21
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与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16:32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15:49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55:40
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分析
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