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美
【摘 要】本次研究主要对绍兴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性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研究发现,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家长为孩子做的入园准备不足,家长过度焦虑,教师对新入园幼儿家访的认识不足,教师在幼儿入园后的引导措施不当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主要包括家长需提前为孩子做好充分准备,家长消除自身的焦虑,教师要提高新入园幼儿家访的认识,对幼儿要有正确的引导措施。
【关键词】入园适应 小班幼儿 调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90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幼儿刚入园时,大多数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会产生哭、憋尿、吃饭难、拒绝交朋友等不适应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幼儿身心健康,而且对家长造成了困扰。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心理适应能力,为其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如何使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获得安全感成为幼儿教师的难题,因此,研究幼儿入园适应是有价值的。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绍兴市幼儿家长与带过小班的教师。
(二)研究方法
1.问卷法
向绍兴市幼儿家长发放问卷,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150份问卷,回收率75%。
向绍兴市带过小班的教师发放问卷,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160份问卷,回收率80%。
2.访谈法
通过访问一些幼儿教师、幼儿家长获取第一手资料。
二、结果与分析
(一)入园孩子家长调查
表1 家长为幼儿做入园准备的情况统计(%)
从表1显示,幼儿入园前,46.0%的家长有为幼儿做入园准备意识,同时也有相应行为,40.7%的家长有为幼儿做入园准备意识,但缺乏相应行为,13.3%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与家庭无关。这说明一半左右的家长为孩子做入园准备,并有相应行为,这种做法对幼儿入园适应是有利的。但也有一半以上的家长缺乏为幼儿做入园准备的行为甚至连为幼儿做入园准备的意识都没有,导致延长入园适应期时间,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访谈得知,小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与家庭无关,他们觉得教育孩子是教师的责任,家长的责任就是把孩子养大。将近一半的家长能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受自身能力的限制,没有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多数家长对幼儿入园要做的准备感到困惑。
表2 新入园孩子哭闹,家长的做法统计(%)
从表2显示,孩子哭闹,72.9%的家长送完孩子立即离开,17.1%的家长偷偷离开,
在室外观望,10.0%的家长坐在那儿和孩子说说话,玩玩具。这说明大部分家长能理性地对待幼儿的哭闹行为,不让孩子的情绪影响自己。小部分家长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在室外观望,一旦孩子发现,会引起幼儿情绪波动。家长坐在那里陪着孩子,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也影响着幼儿的学习。
访谈得知,小部分家长认为陪着孩子能安抚他们的情绪,怕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有带入园班经验的教师调查
表3 教师对幼儿家访的重要性认识统计(%)
从表3显示,幼儿入园前,60.3%的教师认为家访是重要的,39.7%的教师认为家访是不重要的。这说明五分之三的教师对家访的认识,有助于教师更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但将近五分之二的教师不重视家访,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访谈得知,三分之一的教师表示只要家长把孩子在家的基本情况表格填下,说明孩子的特殊情况,不必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双方都好。
表4 幼儿不参与集体活动,教师采取的措施统计(%)
从表5显示,69.0%的教师认为在活动中增加有趣的环节,邀请幼儿参加,31.0%的教师认为还是顺其自然为好。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在活动中会增加有趣的环节,邀请幼儿参加。小部分教师的做法是不正确,忽略幼儿不参与活动的情况,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
访谈得知,小部分教师认为幼儿不参与集体活动,是因为对这个集体不熟悉,时间一长,幼儿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
表5幼儿不爱跟小朋友玩,教师采取的措施统计(%)
从表5显示,58.7%的教师以游戏的形式教幼儿交朋友,27.5%的教师让幼儿顺其自然,13.8%的教师拿他与其他幼儿相比,激发幼儿交朋友的兴趣,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知道幼儿出现不适应,是因为幼儿对园里的小朋友不熟悉。小部分教师的做法有欠妥当,若让幼儿顺其自然或让其与其他幼儿比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
访谈得知,小部分教师认为新入园的幼儿不爱跟小朋友玩是正常的,是因为幼儿之间不熟悉,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然和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
三、讨论与建议
通过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形式,发现小班入园适应现状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长和教师在入园适应主要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为孩子做的入园准备不足。
调查发现,13.3%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与家庭无关。这些家长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教育好孩子不只是教师的事,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也只能获得一半的教育实效。40.7%的家长有做准备的意识,但缺乏相应的行为,这会加深孩子入园的不适与焦虑感。
调查发现,35.2%的家长偶尔带孩子和小朋友玩,15.8%的家长从不带孩子和小朋友玩。这些家长的做法不正确,孩子很少与外界接触,会使幼儿的适应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范围就变得狭窄。幼儿入园后,对幼儿园环境难以适应,导致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延长。
2.家长过度焦虑。
调查发现,17.1%的家长偷偷离开,在室外观望,这些家长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一旦被孩子发现,便会哭喊出教室找家长,这会增加孩子入园适应难度;10.0%的家长坐在那儿和孩子说说话,玩玩具。这些家长的做法会使孩子的焦虑时间延长,不利于教师课堂上的教学。
3.教师对幼儿入园前的家访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39.7%的教师认为幼儿入园前家访是不重要的,这些教师对家访的认识是不准确的。这会让教师没法仔细地分析新入园幼儿难以适应环境的原因,更没法帮助新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4.教师在幼儿入园后的引导措施不当。
调查发现,关于幼儿不参与集体活动,有31.0 %的教师认为让幼儿顺其自然为好。这些教师的做法是有误的,这种做法对幼儿身心的发展造成影响,甚至对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有负面影响。
调查发现,对于幼儿不跟其他小朋友玩,13.8%的教师将幼儿与其他幼儿相比,激
发幼儿交朋友的兴趣,教师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而且还影响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27.5%的教师让幼儿顺其自然,这些教师的做法是不准确的,对幼儿身心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还会延迟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时间。
(二)幼儿入园适应中的改进措施
1.家长需提前为孩子做好充分准备。
家长要知道:幼儿入园前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而要消除这些不适应,家长需提前为孩子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家长要正确看待幼儿的分离焦虑;相信老师会照顾好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生活用品、学习用具);能力准备(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身体运动能力)此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如带孩子去亲戚家串门、到集体场所玩等,让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
2.家长消除自身的焦虑。
家长离园时,孩子哭闹其实是很自然的现象,这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有过多的猜测,也不要舍不得离开孩子,更不要去观望。要相信幼儿园,相信教师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还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幼儿园的喜欢,这样孩子慢慢也会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的。同时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还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3.教师要提高入园前幼儿家访的认识。
入园前家访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家访能更详细地了解幼儿的各方面表现,也能增进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交流,更能增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近感。因此,教师要重视家访,要提早进行入园前的家访工作,具体做到:了解新幼儿的具体资料(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根据家访了解到的情况给家长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
4.教师对幼儿要有正确的引导措施。
幼儿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有两种原因:一是幼儿不常与人接触;二是对其他幼儿不熟悉。当幼儿不愿参与集体活动,教师采取引导策略,通过亲切的话语,有趣的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不要置之不理,要是多次邀请幼儿,都不肯参加,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平时想方设法地引导幼儿参加。
四、结论
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小班新幼儿入园时会出现种种不适应,对于不适应现象,家长与教师要根据这一时期的年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增强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顺利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11
[2] 梁志燊. 学前教育学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06~109
[3] 姜红英. 父母如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J]. 今日科苑,2010,2:178
[4] 王微. 新生入园适应性问题策略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27:202
[5] 于曼.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