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持续推进,初中生物教学较之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在进行着相应地调整和优化,并将改革的侧重点更多地转向了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本文就对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进行一番简要阐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289
就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传统的“师讲生听”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占据主体地位,这便大大压缩了学生自主体验、感受和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这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十分不利的。此时,为使初中生物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教师就需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优化教学结构,继而在结合生物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生物教学策略,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情感,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使生物教学更具形象性、生动性及有用性。
一、注重导入,提高实效
課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心向,而且还能够聚焦学生的思绪,为新课引出奠定基础。基于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在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及新课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教学《单细胞生物》这节之初,我先是以“现存海洋中和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什么动物很渺小?”等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回顾了生活常识,观察了相关图片。待将学生的思绪聚焦到课堂中后,我继续说道:“通过先前的学习,我们知道除了病毒之外,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而且是由多个细胞所构成的。例如,公园里的各种植物,就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又如我们人类,也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那么在自然界中,有没有单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呢?如果有,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又是如何生存的呢?”如此导入,环环相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直观呈现,化解难点
由于初中生物是一门抽象性和微观性都较强的学科,决定了单凭一味地灌输式教学不仅不能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更无从谈起有效教学目标地达成与实现。此时,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生物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提供了有利契机,教师不妨在这一现代教育手段的辅助下将生物知识的生成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以此来巧妙化解教学难点,优化生物教学过程。
在教学《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时,我先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现了泌尿系统和肾脏实物的图片,以引导学生对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肾脏的形状、颜色等进行初步感知。之后,我通过图片展示了肾单位的结构和“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渡”的动态图片,并播放了相关动画,要求学生回答出血液的成分,并注意这些血液成分流经肾小球时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肾脏是如何形成尿液的。最后,我结合尿液排出的动态图片,引导学生对尿液的排出过程进行了直观认识。如此一来,不仅丰富了生物教学的内涵,而且还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三、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在以往的初中生物课堂中,信息的传递大多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却少之又少。而合作探究作为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不仅是对传统“师讲生听”教学模式的颠覆与变革,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在做好自身角色转变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合作探究这一模式,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在教学《种子的萌发》这节时,我先是让学生观看了种子生长的视频,并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待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过后,我提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春天种下种子吗?换句话说,种子萌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学生阐述各自想法的过程中,我将其中有价值的猜想记录在了黑板上,有温度、水分、土壤、空气等。在这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已有知识和教材中的提示来共同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并通过动手实验来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如此,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还发展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为进一步促进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教师一方面要在充分理解、领会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其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与价值,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这是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许小龙.优化教学方式,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J].数码设计,2017,6(10):170.
[2]王孟霞.浅谈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之构建[J].学周刊,2016(2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