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桃
摘要: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知识学习能力与学生是否具有正确学习观念以及道德观念有直接关系,所以老师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手培养学生正确学习观念,而这些都属于德育的部分,所以这就需要在小学教学中融合相关的德育教育。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小学德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0-016
在小学教学中融合德育教学十分必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若想进行高效的小学德育教学,首先需要老师在教学之前,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需求深度挖掘教学内容,掌握德育教学的支撑点;其次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及时改变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教育的自然性;最后还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找寻德育教育准确契机。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一、挖掘教学内容,掌握德育教学的支撑点
老师在进行小学教学时应该将德育放在首位,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主要目的,通过了解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相关的小学教学,结合当下的教学理念,把握德育教学的重点,真正做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道德素养,在教学时老师也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相关的层次划分,从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若想进行德育教学,并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同时还应该适当的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及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学科的道德教育。老师在进行课前准备阶段,应该首先确定德育培养目标,同时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开阔学生的思路,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德育教学巧妙地融入在教学中,并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手段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到德育教育更多的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接下来的德育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
二、注重教学方法,增强德育教育的自然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以兴趣为主接受相关的知识以及观念,所以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逐渐着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告诉发展,相关的教育方式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一步体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
老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讲述相应的知识,使学生发现知识的魅力所在,同时在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的教学情境,及时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而进行德育教学,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讲述知识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时还要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结合相应的内容,巧妙的引入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但是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意识到一部分学生对德育教育具有厌倦心理,在日常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进行游戏教学,借助相关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为进一步进行德育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及时的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发言,借助相关生活实际以及社会规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并注意及时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供基础。老师在教学时还可以借助相关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找寻德育教育准确契机
人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人们时常会对相关的时政感兴趣,学生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帮助学生了解相应的内在联系,利用时事充实教学内容,找寻德育教育准确契机。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经常做善事的人,记录相关的德行,鼓励学生以其为榜样,进行德育教学。
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德育素养主要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以体现所以在进行教学之余,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采取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根据相关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究,通过实地考察的形式,在社会实践中寻找相关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比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老师还应该意识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不同,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实行分组学习,互相帮助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便于进行小学德育教学,老师还可以讲述生活中的道德模范,让学生搜寻身边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提高小学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时,知识由于相对抽象,所以若想提高德育教学效率,首先需要老师在教学之前,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需求深度挖掘教學内容,掌握德育教学的支撑点;其次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及时改变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教育的自然性;最后还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找寻德育教育准确契机,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长喜.实际案例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价值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9(20):87.
[2]罗春荣.小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