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行动研究

2020-09-10 07:22韩貌
高考·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行动研究历史教学

韩貌

摘 要: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出发,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对“学生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行动案例分析。研究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转变学生对学习错误的态度,学生可以依托高考真题,建立错题本分类整理分析,再根据一模实战,补充训练突破难点,师生考前强化增分意识和手段,树立应试技能和信心,实践效果显著。

关键词:学生错误资源;历史教学;行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生源偏差前提下,在高三历史的复习中,学生容易陷入“出错再错还错”的怪圈,学习效率低下。在我市组织的统一调研测试中,我校历史平均分低于同组生源平均分1.4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信心均受到極大的打击。通过对高三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实践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以下问题:

1、对学习“错误”态度不端正。学生中完全不重视学习中产生的错误占36.6%,而处于有时重视、有时不重视状态的占39%。

2、对学习“错误”处理方式简单粗暴。面对错误,64.3%学生采取不理睬、放弃的方式处理。

3、对学习“错误”利用率低下。41.8%的学生不会研究错题。曾经错过相同或相似的考题,76.5%的学生表示自己仍很少有对的。

由此可见,直接放弃或简单听取教师分析而自己没有深思总结的“错误”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行不通,直接导致错误一犯再犯,学习效率极为低下。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深挖“错误”的有效信息,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应试技巧,从而提高学习历史效率和兴趣。

二、预设实施方案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引导者和督促者。研究选取高三2班为观察实践的对象,抽取一个学期内市级一模、二模以及三模为主要研究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本次行动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为期1周,教师制定针对历史学习“错误”的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引导学生树立错误资源化态度,调整其处理方式和方法。

第二阶段为市一模前的2-6周,引导学生依据2016、2015年全国卷以及广州一模试卷进行分析,建立错题本,根据错误类型进行分类整理,落实基础知识。

第三阶段为市二模前的7-10周,结合自身在广州市2017年一模历史测试情况,引导学生对错误知识点和错误类型进行补充巩固训练,突破重难点。

第四阶段为校级三模测试前的11-14周,强化学生非智力增分意识和手段,提高学生应试的信心和技能。

三、实施与调整

第一阶段:巧设问卷调查,树立错误资源化态度

学生在历史问题思考上出现的错误,是学生学情和思维最为真实的反映,是学生知识与技能上弱点的最直接的暴露。而测试中出现的错题最直接的反应出学生学习历史的个体差异和解题能力的高低。

在学期开始的第1周中,引导行动对象完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问卷》如例1(节选):

11、在日常练习和测验中,你是如何处理错题的?

A.等待老师上课讲评时听解题思路,过后就忘记了

B.独自将错误的题看一遍,仍然不理解错误原因,未深究,私下找老师寻求解题思路。

C.独自将错误的题看一遍,深究错误原因未果,课堂讲评时主动跟老师同学分享解题思路,请老师帮忙指点思维盲点,求得正解。

D.独自将错误的题看一遍,深究错误原因未果,课堂讲评时主动跟老师同学分享解题思路,请老师帮忙指点思维盲点,求得正解,课后寻找相似习题巩固思维,形成共识。

……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认识到错误整理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培养正确的处理错误模式,为后面的行动实践奠定思想基础,也督促部分自觉的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二阶段:依托高考真题,建立错题本分类整理

针对生源组学生,高三历史复习的重点在于以练代讲、“查漏补缺”,构建简洁清晰的知识体系,精简高效的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了。在广州市一模前的2-6周,引导学生依据2016、2015年、2014年全国卷试卷进行分析,建立错题本,引导学生依据错误类型进行分类整理,落实基础知识。例如: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学生在整理自己的错题时发现四道题考点同为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重复错误的知识点,学生自然着手整理相关知识,形成更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时空观念:1840年,中国

历史解释: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史料实证:表现:“纺”与“织”的分离;“织”与“耕”的分离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历史解释: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原因是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

同类错误真题分析与相关知识体系构建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更为形象且深入的去掌握知识和做题技巧,从而达到修正错误、提升自己学习效率的目的。

第三阶段:根据一模实战,补充训练突破难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模考试实战也是前段时间学习行动实践的检验。作为实验对象的高三2班历史平均分46.1分,较之调研测试,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反映出前期高考真题错误的分类整理和知识技能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些体现了一些问题: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一模中重复考试,2班54人参考,27人正确,50%的正确率,仍不是很高。可见,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和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对于不断变换的历史史料的区分存在一定难度,史料与知识衔接的敏感度上有点偏低。因此,在随后的7至10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再次归纳整理相关知识点后,补充了大量相同知识点的各地高考题为训练题,让学生体会史料变换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感触,从而坚定信念,突破知识难点,进一步提高正确率。

第四阶段:强化增分意识和手段,树立应试技能和信心

高考是对知识与技能的检测,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和情商的考验。习题训练不光用来巩固知识,熟悉答题技巧,还应通过考试氛围的营造,来帮助学生习惯高考答题速度、心理、题型等,减少非智力因素对学生高考的负面影响。通过一模、二模有规划的全区试卷改卷,我校学生非智力因素失分情况严重。因此,在最后几个星期的习题讲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展示学生的习题答卷情况和得分情况,让学生自己感悟其中的非智力因素影响,从而强化答题的标准化、序号化、规范化和整洁度。在后期的教学和讲评中要不断的强化非智力因素增分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高考增分信心。

四、成效与反思

(一)初步成效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学生树立“化错误为学习资源”的观念,建立错题本分类整理,形成简明知识体系,在一模的实战中验证自己所学。对于仍未掌握的知识点采取补充训练,突破难点。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试卷的设置和失分的由来,强化学生非智力增分意识和手段,提高学生应试的信心和技能。这样,通过对学习错误的层递式的开发与利用实施,逐步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达到点石成金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以下是我们通过调查对比的结果:

(二)反思

经过半年的行动实践,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有了一定的成效。但研究之路无尽头,我们还要进一步推动学生对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拓展参与调查的班级和年级,将错误资源化的观念潜移默化的深入更多学生的学习行为中;错题本归纳的的真题范围要进一步扩大,要将近五年各地高考真题以及质量较好的模拟题纳入错题归纳的范围,让学生在经典题的反复总结中提升对知识体系的感悟和做题方法的磨练;要对学生的历史课堂中思维性、过程性错误进行观察与研究,找出合适的开发与利用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水平,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本文是2016年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生本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编号:12015541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历史教学
关于七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行动研究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评价方式的行动研究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