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成娜
摘 要:教师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秉承“育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学习、实践以及创新素养。在化学课程的变革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化学课程中学会学习和思考,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出来。因此,在化学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养,并注重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出来。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一;化学
教师在化学课程中应该注重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巩固,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将学到的知识分散出来运用到社科领域中,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创造性实用性人才。核心素养受到了教师的关注,也成为了教师主要研究的重点,能够推动化学课程的变革。这时候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就应运而生。教师在化学知识的讲授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从而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实现学生的价值。
一、设计标准与课程
教师在设计标准与课程时不用与《化学课程标准》完全切合,而还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了解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和教学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标准与课程时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单元教学和构思要点。在设计单元教学时,教师在深入研究每个单元中的知识后,明确定义的关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清楚每个单元中的知识,这包含每个单元中的知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以及学习的程度,应该达到怎样的学习水平。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先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研究,知道《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情境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分析,另外根据了解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单元教学。构思要点问题应该针对教学目标提出来,是对化学课程的规划,也是希望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
二、预评估
预评估是指教师在讲授化学知识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爱好等。化学是一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在没有给学生系统讲授化学知识前,学生已经在生活中了解到一定的化学经验了,这些经验与化学课程是符合的,有些是不符合化学规律的。学生在进入高一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在初中接触了一年的化学学习,这些知识为学生学好高中知识做好了准备,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着高一阶段学习化学知识的情况;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从多条途径学习化学知识,这对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有一定的影响。教师不能忽略增加学生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以先借助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制定科学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在课前测试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在预评估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前预测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简单的判断,也可以描绘概念图,还可以为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
是非判断是简单的预评估形式,比如,在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知识前,教师可以运用是非判断检测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
概念图主要是运用完整的知识体系来体现定义的含义及定义之间的关联,概念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命题、上位概念、相关概念和下位概念。教师描绘概念图能够检测出学生是否完整学习的知识,体现的是知识的整合。在讲授“分散系及其分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绘概念图,从而反映出他们的学习情况。
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与是非判断有很大的差异,它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给出问题的答案。开放性问题可以用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相关的问题上,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可以了解一些学生对化学问题的观点,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比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讲授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生活中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像将削好的苹果放到空气中会变黄,银饰戴的时间长了会变黑等。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有哪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作用是什么?
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文化
文化是隐形的,让人琢磨不透的,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文化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课程中。良好的文化主要包含师生、生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相互尊重,教师适当对学生表示肯定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积极参与到化学课程中,也会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教师还要对与学生进行眼神和肢体方面的交流,从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生生关系也能够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实验可以发现,学生合作探究能够拉近他们之间的关系。借助合作探究,学生能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生之间有合作就会有竞争,在竞争中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才会更加上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中能够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到课堂中,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四、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
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是指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教师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加强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知识的整合。这主要用在课堂导入环节,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素材,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转变成能力,从而让学生主动建构和探究知识,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和研究素养。
化学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在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运用这些素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将学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意识到化学知识的作用。
问题是处于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将已经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
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日常定义和化学定义之间会有矛盾,教师可以借助矛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研究矛盾的因素中,可以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究,提升学生的思维,完善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
化学课本中的知识不是所有的都需要仔细讲解,需要的是知识之间的迁移。物质的结构影响着性质,物体的结构相似,它们的性质也会相似。
五、获取新知识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新知识,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秉承科学有效的教学观念,充分考量具体的化学知识,创新教学方法讲授知识,从而让学生获取新知识。
在化学课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注意力完全放到课堂中进行思考;完善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发挥出化学实验的价值,学生在实验中认识问题、获取知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人际交往素养。很多文献中都提到了教学方法和策略,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地提升。
六、深度加工知识
觉知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不受外界影响,根据原有的知识来获取外界信息,将选择的信息进行储备并加工。如果教师提供的知识是松散的,那么学生很难将知识深度加工。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联系比较密切的知识。像在“氧化还原”的孩子是讲授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本部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知识中进行学习,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
结语:当前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没有充足的学习动机;没有自我建构知识的意识,能够自主预习和复习的学生很少;没有将学到的知识整合起来;没有很强的认知能力,也没有对自身进行监控。教师也没有良好的專业素养,没有深刻挖掘核心素养;在教学重没有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将教学重点放到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上。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标准与课程、做好预评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预备和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将知识深度加工等途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进前.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制订教学目标[J].化学教学,2018(07):8-12.
[2]李永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策略[J].学周刊,2017(34):105-106.
[3]胡先锦,胡天保.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7):4-7.